English

“公司治理”,最时髦而最混乱的话题

2005-04-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宁向东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毋庸讳言,公司治理问题在全球都是一个“最时髦而最混乱”的领域,中国这方面的问题尤甚

,因为相对于高速发展着的众多企业,我们的理论研究却显得有些迟钝。我们的研究人员,绝对是在一个从来没有学术传承的领域摸索,在一片光怪陆离中,任何解释都难免让人感到“今是而昨非”;而今日之“是”,又很可能成为明天的新“非”。在这样的情况下,“拣保险的说”确乎明智但又确乎于时无补。因此,在一个最需要声音的领域就真的出现了道家向往的“稀声”―――清华大学宁向东博士的专著―――《公司治理理论》,这部著作是作者倾十年心血,一方面深入钻研西方公司治理的前沿理论,一方面大量调研中国企业治理问题所收获的重要成果。在我相对孤陋的视线里,中国学者此前还没有写出一部融世界前沿信息和中国企业现实问题于一体的公司治理专著。

公司治理理论这门学问很特殊,你不能按自然科学“假说 实验 结论”的路数来做,也不能像大多数人文科学那样占有资料后再归纳,而是要求你在天天变化着的现实问题中提交答案,这就要求研究者既要有实践的兴趣又要有去伪存真的眼光。

说实话,作为一个门外汉,我此前对公司治理理论的认识并没超出文件上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那十六个字,甚至还曾把“公司治理”理解成“治理公司”。当仔细地阅读这本沉甸甸的《公司治理理论》的过程中,我的认识才逐渐清晰起来。原来“治理公司”是职业经理人的事儿,而“公司治理”却是更高层次的股东和董事会的责任,是治理股东 董事会 自己或者职业经理人。

第一,公司是什么。孔子云:必也正名乎 公司本来是一个人或多个人为了赢利而建立的组织。价值创造,是一切企业的核心目标。能够创造高于资本成本的价值,是衡量所有管理者经营能力和工作业绩的根本标准,也是对企业作出判断的重要依据。本书研究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旨在“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现代公司。

第二,公司这个组织既然是为赢利而建立的,那就首先要明确“干什么”的问题。战略决定“组织”,组织就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在这里,战略与组织孰主孰宾都确定了,下一步是“流程”,这是一个“怎样干”的问题。此三者,构成了企业的骨骼。

第三,公司治理,是在假定战略正确的前提下的问题。此刻,组织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在现代企业里,老大即CEO是个什么样子,企业一般也就是个什么样子。老大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最好的当然是胜任愉快而且鞠躬尽瘁,其次是有能力但不尽心,再次是压根儿就力不从心,最差的是能力又差又不尽心。所以,公司治理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找到韦尔奇那样的老大。

第四,股东们选出的董事会倘找到了一个能够胜任的老大,让他来打理,这就是典型的“代理型公司”。可又会有新的问题,他有自己区别于公司的利益所在,因此一定有自己的算盘。现代大公司,所有者权利越来越成为名义上的权利,职业经理人大权在握,如果他们以损害股东权益的方式而自肥,“价值创造”的目标必定受损。因此,“放权”和约束经理人就是一切投资者必须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也是公司治理最大的难题。在本书中,作者梳理了各种各样的所谓“激励”与“约束”手段,并进行了深入的利弊分析。

第五,如果本书仅仅提供上述理论,那么,在此前进行的无数次讨论中,这些可以说或多或少都已被人们议及。本书最有突破性的地方恰在于指出了一个新的视域:“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作者指出,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企业族系,正是在这种企业族系里,不仅是经理人在打自己的算盘,尤其严重的是股东在剥夺股东 这就是剥夺型公司。那么,这种剥夺是怎样实现的呢,作者分析指出:“一股一票”制本是没有问题的,但“股”的含义是现金流权,而“票”的含义是控制权。在企业族系里,这两种权的分配是不匹配的,更多的情况下是,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被剥夺了。

管理学要提出问题,但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一门远非成熟甚至连许多概念都还受到争议的应用科学,它难有数学上的“费马大定理”或物理学上的相对论那样里程碑式的成果。管理学家所能做的只能是观察分析,并不断提出试行方案。中国企业家千万不要因为东亚闹了金融危机、日本企业问题累累,连最发达的美国企业也时不时地爆出丑闻等等现象,就固步自封地当夜郎国王。宁向东博士新著的这部《公司治理理论》,理论分量厚重,对中国企业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指点也切中肯綮,是难得一见的中国本土学者的力作,无论是“道”还是“术”,都会给中国企业家以裨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