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像空气一样孤独

2005-05-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布莱希特的情人》 法 雅克 皮埃尔・阿梅特著译林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大师的情史向来是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更何况曾以“多妻式”生活方式受20世纪文坛注

目并引起颇多争议的布莱希特。然而《布莱希特的情人》一书并没有描写这位德国戏剧大师和诗人的任何一个情人,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以布莱希特众多情人为模型虚构的年轻漂亮的维也纳女子:玛丽亚。

1948年流亡在外的布莱希特回到了德国东柏林,受到了文化联盟代表团的欢迎,但同时也成了社会党用来装饰门面的知名人物而受到监控。玛丽亚是一个普通的女演员,只是“对于一个演员来讲,这张脸亮丽得惊人”。由于她的出色容貌,更因为她的一个纳粹父亲和一个纳粹丈夫,及留在西柏林的女儿,玛丽亚成了安全局安插在布莱希特身边的理想特工。

从此,这个孤独而美丽的女演员被迫接受了命运分配给她的角色:扮演布莱希特的情人。但是作为一名特工,玛丽亚跟想象中的阴险狡诈、机智圆滑的间谍形象没有丝毫相似之处,相反她却显得那么笨手笨脚:她提供给汉斯的情报毫无用处,甚至让他感到不安;她不懂得掩护自己的身份,还不合时宜地给汉斯打电话;她窥视布莱希特的秘密,偷阅他的东西,也让布莱希特了如指掌。她显然是个失败的间谍。而作为演员,玛丽亚只不过是像“一个放在戏剧舞台上的旅行袋”那样不起眼,她因为羞涩,因为无法企及布莱希特逼人的才智而在戏剧舞台上一无所成。“你的舞台妆应该更淡一点,更加中国化。脸上的表情少一点。我会向你解释的……”然而玛丽亚“毫不理解他说的话”,她对他的天才想法无法做出回应。在布莱希特的眼里,玛丽亚还是个不合格的情人:“玛丽亚是一个有意思的姑娘,但比不上露特……”他无法了解身边这个沉默的维也纳女子,而玛丽亚虽然尊敬崇拜布莱希特却也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的对话让人觉得尴尬,“他们面对面看着。没有共同的过去”,他们相互不被理解。

玛丽亚是孤独的,她经常“沿着哈维尔河闲逛”,远离人群,借游泳来逃避现实。她身边没有可以说话的朋友,她把汉斯当作了惟一可倾诉的对象,并不可自制地爱上了他。不管生活是多么的复杂无奈,不管命运是多么不可捉摸,作为普通的年轻女子,玛丽亚有着所有年轻女子对生活的憧憬。她单纯而热烈地爱着汉斯,只想跟他在岛上一起生活:“给我一个岛来爱这个男人,随便哪个岛;是我一个人的,这个男人,哪怕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星期……”这仅仅是玛丽亚一厢情愿的浪漫想法,然而现实并不美妙。她的如此卑微的渴望,却是她永远够不到的幸福;如此的美丽却又如此的悲哀,不禁使人对玛丽亚产生无限的同情,对那个由于战争因而变得失控的社会无限的痛恨。这不单单是玛丽亚的悲哀,同样也是汉斯的悲哀。作为国家安全局的特工,他根本不应该爱上玛丽亚。这份爱情使他备受折磨:“他听到玛丽亚的心在他体内突突的跳。很奇怪,他想留住玛丽亚而不碰她,只是为了永远不要损坏他对她的爱。不要去碰。”他为了保护玛丽亚,把对她的爱尘封在心里,却很现实地为她做种种努力,最终为她争取去西柏林与她的女儿相聚。真正伟大的爱,或许不在于得到,而在于让对方获得更好的生活。

玛丽亚拥有一颗“纯洁而热烈的心”,但是命运却带她走向她的预期之外。“我们眼前发生的事绝不是我们心里所想的”。“玛丽亚好像稀释在空气里。她走过去,消散了,失踪了,又回来”。这样一个孤立无援的弱女子,却使整部小说显得无比温柔动人。通过这个空气般孤独而美丽的女子,我们看到一个普通人在失去秩序和平衡的社会里对于生活的渴望和对于命运的无奈。玛丽亚所处的社会就像表面看似平静无波的大海,底下酝酿着汹涌着永不停止的不为人知的暗流,而玛丽亚只不过是一叶不经意中被一小股暗流卷入海底的无助的小舟,她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她想成为一个反法西斯战士,却成了安全局的帮手;她想做一个好情人,却爱上了另一个人;她想做一个好演员,却无法理解布莱希特的戏剧理念;她对生活的期望只是想在一个小岛上与汉斯度过美好的时光,然而最终只能离开布莱希特和汉斯,隐身于一个宁静的山间小城。

玛丽亚的事业、爱情终于都落了空,没有结果。或许,没有结果是最好的结果,能让她安安静静享受“院子里好闻的味道”,寻找到心灵的平衡。

小说的语言非常有特色,我们能看到“海伦娜笑了,贝希尔笑了,耶林微微笑了笑,杜道夫没有笑”这样极具舞台效果的文字,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整部小说的底色是阴天的那种灰,让人感觉像是一个人在阴天的灰暗的弄堂里,四处奔走想要寻找人生的那种晴朗明媚,而在不得不无奈地退回原处的时候,突然发现街角却也开着美丽芬芳的花……

译者感言■周小珊

获得2003年龚古尔奖的《布莱希特的情人》是一部德国味很浓的法语小说,首先是因为故事发生在德国,围绕德国20世纪著名的戏剧家、诗人布莱希特展开,其次是作者雅克・皮埃尔 阿梅特在书中使用了许多德语词,营造出了特有的德国情调。雅克・皮埃尔 阿梅特对德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德国伟大作家对世界文学所作贡献的仰慕,可以追溯到他在大学里发现了托马斯・曼和赫尔德林。他很早就关注布莱希特的戏剧、诗歌,而后又对布莱希特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小说《外省》里已经有了布莱希特的影子,而《布莱希特的情人》更是为布莱希特而写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布莱希特,而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演员。作者所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个有着伟大作品的耀眼的布莱希特,而是借一个经历过磨难,想有所作为的一个普通人的目光,来看布莱希特。因此,他以布莱希特身边有过的女人为模型,虚构了一个名叫玛丽亚・艾希的“浓缩”过了的奥地利女子,借她的目光,以人性的角度从外部来审视布莱希特。小说悄无声息地以布莱希特为开始,又悄无声息地以玛丽亚・艾希结束,讲述了1948年到1954年之间发生的故事,以布莱希特、玛丽亚、汉斯交叉出现的形式展开,带有浓厚的舞台剧的色彩。故事围绕戏剧排演展开,而故事本身就是戏剧的一幕幕的片断,故事中的人物按照剧幕的要求登场退场,因而故事的叙述会出现中断,出现没有交代清楚的空白,如一幕剧结束、下一幕剧未开始之间的停顿。因此我们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玛丽亚是如何来到柏林的,是如何进入柏林剧团的,又是如何离开柏林的。小说的结构是不连贯的,却并没有失去应有的清晰。这样的小说应该是能够打动人的,并不是因为它是《布莱希特的情人》,而是因为它是一个用轻盈的方式展现一个沉重主题的故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