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遥望这座城市的精神之光

2005-05-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我又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上驶向天津。

1993年9月25日京津塘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这对于北京、天津的城市发展,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国国内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按照国际标准兴建的现代化交通工程。它起点于北京市,穿过河北省廊坊地区,终点在天津市塘沽区,全长1

42.69公里。它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中国第一条跨省市的高速公路。而对于天津,这又有着另外一重象征意义。

近代中国铁路初创,中心就是天津。早年天津的铁路建设,源于开平矿煤炭向外输送的需要。当时计划修筑一条从唐山开平矿井到芦台的铁路,有远见的天津人主张不采用窄轨,而采用国际标准轨距4.85英尺,即1.435米。这个标准,至今为中国的铁路系统所沿用。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到明年就是百年,发源地正在天津。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认定,1906年2月16日电车在天津开行,这是全国第一条电车线路,也是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起点。到了20世纪70年代,天津开始修建地铁,80年代,继北京之后,天津成为全国第二个拥有城市地铁的城市,远早于上海。

天津市工业基础雄厚,配套能力强,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天津曾建成中国第一家洋灰厂、第一家大型化工厂、第一家碱厂、第一家电报局,还有,第一家股票交易所。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产自天津,中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北京牌”的诞生地也是天津。天津市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个第一。

我们正在驶向天津,她越来越近。然而,想要比较清楚地认识这座了不起的城市,必须把她放在一个大的、更大一些的历史尺度中。

天津位于北纬38°33’-40°44’与东经116°42’-118°3’之间,总面积约12000平方公里,与北京市、河北省接壤。她中心市区与北京市区相距不过百公里,两个人口规模在千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有如此之近的地缘关系,这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从公元1404年12月23日(明永乐二年十一月廿一日),明朝在直沽设天津卫开始,迄今已601年。当时设卫筑城,主要是为防卫、屏障首都北京,并保护漕运。天津与北京的这种特殊的历史关系,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天津的战略地位。作为京师拱卫、首都外港的天津,自古以来内河航运又十分发达,现在的空港又是首都备用机场和货运中心,于是北方最重要的物流中心非她莫属。近代以来,她又成为金融中心,在20世纪30年代有北方银都之称。当时西方经济学家李玛曾指出:“天津的重要性虽次于上海,而仍是除上海外持有独立性的惟一中心点。”

“城市的包容性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复合性,外来文化的涌入与传播,华洋杂处的特殊环境,使各自的风俗民情得以延续,并相互渗透,形成天津文化融雅、俗、洋于一体的基本特征。”(天津人民出版社,《近代以来天津城市化进程实录》,天津市档案馆编,2005年1月。5页。)移民城市的人口构成形成了天津的文化积淀,租界文化铸就了天津人开放的性格和对外来人物、外来事物兼收并蓄的态度。最富中国民族特色的食品―――中秋月饼,我们现在吃到的,却是西式点心的做法,可谁知道这正是天津人的发明。民国初年,天津就出现了西点式做出的月饼。天津文化的兼容并包,中西调和,由此可见一斑。在近代史上,天津得风气之先,兴办新兴工业,倡导新式教育,传播新的文化思潮,使许多新事物发端于天津,影响全国。

天津于1860年开埠,不久,西方的医疗技术就开始传入。最早是英国军队在海大道(今大沽路)设立随军诊所。1868年,英驻军将诊所移交英国基督教会,改名为“伦敦会医院”,可视为天津的第一所西医医院。

中国的西医教育,也始自天津。1893年,天津军医学堂建立,其前身是188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北洋施医局创办的医学馆。

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是天津北洋西学堂,于1895年,经光绪帝朱批,同意立案承办。其头等学堂开我国新型大学之先河,二等学堂相当于大学附中,又是我国设公立中学之先例。1903年开学的北洋工艺学堂,在中国首开工业专科。

1881年,李鸿章在机器东局内建立了天津水师学堂,“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船之本”。李曾从欧洲各著名海军院校请来一批教官,评估水师学堂的教学水平,被认为比起欧洲各海军院校,毫不逊色。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武昌起义时的鄂军都督、中国民国首任副总统黎元洪,著名作家谢冰心的父亲谢葆璋等,都是天津水师学堂的毕业生。

1868年,在天津海光寺附近建立的军火厂西局,是天津、也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的起点。

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在现代社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由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张报纸,就诞生在天津,这就是1897年严复创办的《国闻报》。天津近代以来,新闻业发展迅速,名牌报纸林立,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值得骄傲的,如《大公报》、《民兴报》、《民意报》、《益世报》、《午报》、《国强报》等等。30年代,天津出版的报纸多达30余种,极一时之盛,世界各大通讯社均在天津派有记者。《大公报》后来辗转上海、汉口、重庆,抗战胜利后再迁北京、香港,出刊至今已历一个世纪,是中国新闻史上唯一的百年报纸。

警察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标志,中国最早的警察建制出现在天津。1905年,清廷设立巡警部,组建天津沿海及直隶州县巡警,网络遍及铁路沿线,形成全国巡警网,天津被外国人誉为“世界上拥有最好的警察制度的城市”。

1907年,天津人周紫云将原来经营的权仙茶园改建为权仙电戏院,地点在法租界葛公使路(今滨江道)与巴黎路(今吉林路)交口附近,标志着中国最早的电影院诞生。

中国的第一支铜管乐队,也诞生在天津。袁世凯接收天津,把大部分乐手招募在军队里。这些乐手大都有谱曲能力,曾谱写了一些军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些曲谱流传到中央苏区,其中一首,由红军战士依其曲调旋律,配上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后来屡经润色,便成为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现在,篮球、足球运动已十分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体育文化内容。但这两项西方人发明的体育运动,是从哪里传入中国的呢?天津。1891年,美国麻省春田大学詹姆斯奈・史密斯教授创始篮球运动,1895年,天津就有了篮球表演,那是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在一次集会时举行的。这标志着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中国的足球,也是天津北洋水师踢出了第一脚。1902年,天津的新学书院成立了第一支学校足球队。

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78年(清光绪四年)7月,在天津最先发行。这是中国近代邮政发轫时期的重要一页。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骄傲,甲骨文的被发现,影响、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而甲骨文的最早为学者所识,就在1899年的天津元升店。那位学者就是后来的天津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王襄。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天津作为一个城市,首当其冲,对这个运动响应最早,斗争持续时间最长,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储备的干部数量也最多。河北区宙纬路三戒里4号,就是当年由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的活动地点。

天津在历史上一直是个商业城市、码头城市,工商业较为发达,流动性与开放性成为这个城市与生俱来的性格。在文化上,滕云曾认为,“天津缺少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的积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主流的儒家文化没有在这块土地上真正地扎下根,和北京一比较,这一点尤为明显”。与北京相比,天津缺少那种或因几百年皇城而生成的正统主流文化的整体感。另一方面,天津又不同于上海。上海遵循的是一种更为纯粹的商业伦理,而天津人和河北人、山东人相类,在很多时候还信奉中国传统的朋友义气。天津虽然曾是九国租界,租界之多,多于近代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但天津人却远不像上海人那样融入租界带来的西洋文明,天津老城和天津租界区在很长时间是互不相干、甚至时有冲突的两个世界。沈从文曾说:“北京继承了中国古代那种地道的、非商业性的伦理道德,上海则正好是它的反面。”从这个角度看,天津两方面都不厚实、都不完整,或可说是北京和上海的一个侧面。然而,这却是一个不同寻常、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丰富多彩、影响深远的一个侧面。

在天津占主导的是冯骥才称之为“非自觉的”一种市民文化。代表天津人主要的文化趣味的是杨柳青年画,泥人张泥塑,艺术形式则以相声、快板、大鼓等曲艺为主。这种“文化享有”的特点是大众化、通俗、即时。这种市民文化性格,一方面淳朴、亲切、刚直、豪气,另一方面却又狡黠、世俗、码头气,对自身较少有超越、反思,有明显的“非自觉性”。

但这显然并不是天津文化的全部。天津不仅是中国重要剧种评剧的重要发祥地,使鲍灵霞、新凤霞、小白玉霜、新翠霞、莲小君等一代名角在20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崛起,天津还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北方摇篮。在张伯苓校长指导下,南开新剧社为早期天津话剧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周恩来、曹禺、黄宗江曾被誉为“南开三名旦”。

20世纪30年代,天津的还珠楼主、宫白羽的武侠小说风靡全国,而刘云若的通俗小说则与张恨水齐名。40年代,关永吉的作品代表了敌占区人民的文学呐喊。关永吉是孙犁一辈、几乎与前者齐名的作家,多年来一直居住天津,从天津师大退休,于今已90高龄。20世纪30年代也是南开大学的一段黄金岁月,仅外文系,就荟萃了柳无忌、李唐晏、赵诏熊、司徒月兰、罗皑岚等留美的博士、硕士,加上著名作家、学者梁宗岱、张彭春、黄佐临、段茂澜,翻译家穆旦,阵容之强,堪与国内任何一所一流大学匹敌。

一个城市的文化可以大致分做三个层面,一是有形貌的、可视的物质层面,包括物质生产。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一个以旅游为主的城市,它们的城市性格肯定是不同的;也包括建筑、街道,城市空间格局,自然风貌等;二是可见的非物质层面,如有地方色彩的制度建设,生活习俗、艺术形式、方言等等;三是一个城市的审美风貌,地域性格,还有这个城市中的人群的共同的价值观,文化追求、文化趣向,这些虽不“可见”,但能感受得的到。最后,代表一个城市文化高度的,是这个城市孕育、滋养、吸引的作家、学者、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等文化精英各界巨子等等,还有他们的作品。“最终代表一个城市形象的,是她的文化。这种文化,应该有一定的广度、深度,还要有一定的高度。”(滕云)精神产品是一个城市的诗。

中国近代重要思想家严复,在天津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有作为的黄金时间,翻译出版了《天演论》,为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天津“增添了霞光般的异彩”。

当年,梁启超是在天津原意大利租界西马路饮冰室旧楼,挥笔写下了那篇著名的讨袁檄文,一声断喝,江河止水。饮冰室主人在天津完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一系列著作,筑成“胸中海岳”。

当然还有在艺术、教育、佛学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天津人弘一法师,这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

还有作家孙犁,这位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他所得到的世俗评价远远低于他的成就和文学史地位的真正的大师。

还有,柳无忌、穆旦、梁宗岱、曹禺、李霁野、郑天挺、朱维之、吴廷猷、陈省身……

象征天津文化高度的是这些名字,他们是“天塔”所指的星辰,他们是这座城市的精神之光。

我们离天津越来越近了。我们会深入这座城市,亲身感受她的魅力。

本文写作得到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的热情支持。本文资料多处引自这些出版单位的图书(见本报第14版),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注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