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哈利•波特吃肉,别人怎样喝汤?

2005-05-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将于7月15日首映。这是该片官方网站的首页。

暑期将至,这是除圣诞节之外

欧美书市的最大旺季,童书市场也不例外。

今年是又一个“哈利・波特年”。7月16日,这一系列的第六部―――《哈利・波特和混血王子》将在英语国家同时上市,对无数小读者和大大小小的书店来说,这一天将是又一个满溢着狂欢气氛的节日。但是,其他的童书作家和出版商却不免暗自叫苦不迭―――还有什么比《哈利・波特》更可怕的呢?到时候,它似乎会吞噬一切―――孩子的阅读时间,孩子们之间的话题,书店的橱窗,报纸版面和电视专题节目,以及畅销书榜上最好的位置。

为了避开《哈利・波特》,童书出版商纷纷调整新书的上市时间,要么提前,要么压后,尽量不与小巫师打遭遇战。拼不过,总还躲得过。哈利・波特吃肉,咱们喝汤还不成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同样的因素,4月中旬在意大利落幕的世界最大年度童书展会―――博洛尼亚书展,便被业界评论为“没有亮点”,意思是说,今年的童书市场上,不会有什么君临天下的超级大作,亦无真正的惊喜,更看不到热火朝天的版权争购。

其实,放宽心来想,好在《哈利・波特和混血王子》只有一本,最厚也就千八百页,性急的孩子不睡觉,一天就能读完。只要他不是扔下《哈利・波特》就去打电玩,或是整个一夏天都翻来覆去地看这一本书,别的童书总还有机会靠近他的小手儿小脸儿。更何况,说不定好多以前不爱读书的孩子,就因为《哈利・波特》这一回,从此便爱上了阅读。果如此,岂非出版业和作家们的大幸?哈利・波特吃剩下的肉汤,也是浓浓的、香香的哟。

够了,还是少谈些吃肉的《哈利・波特》,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的汤怎么来喝吧。这一回,咱还是多谈谈现象和趋势,少谈些畅销书榜。否则,干巴巴地罗列一堆谁也没听说过,听说了也大多不值得引进的书目,既浪费报纸版面,也耽误你我的时间,罪过罪过。

  英国流行小特务

我终于弄到一本《夜狗奇案》(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这是去年惠特布莱德奖的头奖得主,一本也可供成年人阅读的“两栖童书”―――出版商还别出心裁地同时包装了儿童和成人两个版本。我曾在去年秋天本报的《少儿社订货会专刊》,介绍过它创下的销售奇迹。此书讲了一个有异常数学才能的少年智破“狗案”的故事。但是,今年英国童书市场的主角似乎更加厉害,由以小脑袋瓜子取胜的业余少年侦探,转而成了智勇双全、真刀真枪的专业少年特务。

喜剧演员和电视剧作家查理・希格森(Charlie Higson)获准撰写的007詹姆斯・邦德的系列前传《银鳍》(Silverfin),今年3月在英国上市,颇为轰动。本报当时曾刊发专文,详述此书。书中追述、构建了这位大特务的少年时代,虽无杀人如麻,血流成河的场面,但他小小年纪,却也弄成了轰轰烈烈、除暴安良的头一桩伟业。

《银鳍》畅销之快,已使它超过了《哈利・波特》和菲利普・普尔曼所著《黑暗物质》两大系列童书的早期销量。少年邦德系列计划写作五部,据悉第二部已经完稿,初定于明年1月上市。

出版这东西,要的就是一阵风。英国出版商近期纷纷推出面向青少年读者的侦探小说。紧随少年邦德的,则是剑桥一位哲学系学生约瑟夫・克雷格(Joseph Craig)的处女作《杀手吉米・科茨》(Jimmy Coates Killer)。小说的主人公是个11岁的男孩,某天突然发现自己身怀异力,继而遭到神秘杀手的满城追杀。喜欢侦探小说的读者,看到此书之情节,多半会想起罗伯特・鲁德勒(RobertLudlum)的名作《伯尼的身份》(The Bourne Identity)―――马特・达蒙前一阵子主演了同名电影,拍的又紧张,又好看。

安东尼・霍洛维茨(Anthony Horowitz)是小特务故事的头号名家。他的这一系列,以少年英雄阿历克斯・莱德(Alex Rider)为主人公。和邦德一样,莱德也是英国军情六处(MI6)的在编间谍,只不过年纪小得太多。他转战古巴、意大利和法国,与形形色色的特务组织和黑帮团伙展开一场场生死恶战。这一系列曾为霍洛维茨赢得了2003年的“红房子”(Red House)童书奖。《中华读书报》当时曾有专文报道,也是刊发这一消息的唯一一家中文媒体。

莱德系列的前五本书已卖出了200多万册。第六部《天使方舟》(Ark Angel)刚刚于上月上市。

英国史密斯连锁书店的童书采购主管蕾切尔・爱蕾(Rachel Airey),对《独立报》大赞了一通目前的这股小特务童书潮:“现在市场上女孩子看的粉嘟嘟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这实在是一大乐事。”

她还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出版界光顾着跟《哈利・波特》死拼,反而忽略了好多不错的选题。

“大伙儿一直在忙乎着搞魔幻小巫师,累得要死。现在他们开始自问:‘咱们还能干点别的吗?’”爱蕾女士说,“对稍微大点儿的小读者来说,《杀手吉米・科茨》非常好读。它更接近真实的生活。书里写的那些小把戏和小技巧,都是男孩子们乐此不疲的东西。”

英国《出版新闻》杂志的童书编辑格雷厄姆・马克斯(Graham Marks)认为,霍洛维茨的小特务系列,对打破《哈利・波特》的霸权地位功不可没。“霍洛维茨是突破者之一,并真真切切地在市场上大获成功。”马克斯说,“当传言他要把笔下的小主人公写死的时候,一片大哗,家长们不断打来电话,诉说自己的孩子如何为此抓狂。”

柏林墙倒塌到现在,已经15年了,但产生于冷战时代背景之下的间谍小说,看来还远未过时。就像007电影还在接二连三地拍下去一样,在新一代间谍小说中,当年走特务之路的大特务和老特务还在走,只不过战场变了。约翰・勒卡雷(Johnle Carré)的后冷战间谍小说,走的便是这条路子。如今,新一代的小特务也相继涌现,哪怕他们的使命和功业没有老特务们那么大,哪怕他们打打杀杀,最后只是为了救下邻居的一条狗。

为什么?我忍不住要问上一句。还是《杀手吉米・科茨》一书年轻的作者克雷格说得好:“让我感兴趣的是,正在成就非凡之举的主人公生活在其中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非魔幻之境。”

  美国电影推动经典重读

不仅你我想知道孩子们的阅读口味,好莱坞的大亨们也想。

童书的影视改编,近年来日益发展壮大。《哈利・波特》和《魔戒》系列电影的大卖座,极大地提升了好莱坞对童书的关注度。现在,至少有几十本童书摆在制片商们的案头,其中既有经典,也有新作,有些刚买下电影改编权,有些已经做好了剧本,正在搭班子选演员,有些已经杀青,就等着举办规模盛大的首映式了。

前些日子,纽约出版的《每日新闻报》就这一现象采访了儿童文学专家、《百部童书佳作》(100 Best Books for Children)一书的作家安妮塔・谢薇(Anita Silvey)。谢薇女士说:“童书更重情节和人物,富含真情―――令你哭,又让你笑。这些元素非常适合电影。”

不仅如此,儿童电影往往能把全家老少一齐招呼到电影院里,让制片商赚到更多的票房。“人们总在找那种能让全家一起去看的电影。”谢薇说。此外,这些童书原作本身,已经积聚起了大量读者,他们是童书电影最容易俘获的观众群。

“55年来,《狮王、妖婆和大衣柜》的读者便不下数百万。”她说。

改编自童书的电影,往往又会反过来刺激原著的畅销和重读。而比起图书来,好莱坞的大片更具全球化的畅销魔力,这也使得在一些尚未出版原著的国家,因为电影的放映,甚至只是一条即将改编为电影的消息,便有出版社蜂拥而上,追逐原著图书的版权。

迟到数十年的中文版《魔戒》即是一例。如果不是借势电影,恐怕此套书即使有国内的出版社斗胆引进,凭其超大的部头、复杂的程度和全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文读者还真未必买账。

《狮王、妖婆和大衣柜》是英国作家CS・刘易斯所著系列童书《纳尼亚王国》的首部,出版于1951年(此书的简体中文版已于2001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迪斯尼公司的同名改编影片将于今年年底首映。在3月份举行的伦敦书展上,跨国出版巨头哈泼柯林斯公司大张旗鼓,为新版的《纳尼亚王国》大作宣传,其势不在新书促销之下,显然要借电影的春风,再造老书的辉煌。

7月份首映的另一童书大片,是鬼才蒂姆・伯顿导演,大明星约翰尼・德普主演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童书原作出自英国著名儿童作家罗尔德・达尔之手。我女儿刚刚看完明天出版社出版的此书中文版,大呼过瘾,连读两遍,正急着让我给她找下一部《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呢。伯顿和德普都是她的最爱,《大鱼》、《圣诞夜惊魂》和《加勒比海盗》,她当做儿童电影,看的大呼小叫。

正在美国上映的《牛仔裤的夏天》(The Sisterhood of the Traveling Pants,这里用的是目前报刊通用的译名,大概出自港译),则改编自安妮・布拉谢尔(Anne Brashares)2003年的同名畅销童书。

将于今年秋天首映的《迷走星球》(Zathura,还是港译),改编自《极地特快》的作者克里斯・范奥斯伯格(Chris Van Allsburg)的同名畅销童书,片商拿它作为第二部《勇敢者的游戏》广为宣传。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则排定在今年11月首映。

到了明年夏天,还有EB・怀特的经典名作《夏洛的网》的改编电影上市。给蜘蛛夏洛配音的是大明星朱丽娅・罗伯茨。

另一位大明星汤姆・汉克斯,已经签下两部童书改编新片,其一出自莫里斯・森达克(Maurice Sendak)所著、获得1964年卡德冠特金奖的《野兽国》(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台湾地区译名),另一部改编自佩姬・帕里什(Peggy Parish)畅销童书《阿梅丽娅・贝达里亚》(Amelia Bedelia)。前一部,汉克斯还干配音的活儿,后一部没查到资料,不知是上真人,还是只出声音。

另有报道说,流行歌后麦当娜正在筹划将自己所写的首部童书《英国玫瑰》拍成电影。不知道对自己这本只有几十页、文字不过几千的轻薄小书,麦姐能使出怎样的手段,方能把它弄成个正儿八经的电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