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代文学研讨会两大议题吸引与会者

2005-06-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由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和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研讨会”近期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专家聚集津门,对现代文学研究和鲁迅课教学研究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和前瞻。著名学者严家炎、王得后、孙玉石、张恩和、朱德发、钱理群、黄子平、孙

郁、张中良、汪晖等出席研讨会。

本次会议有两个议题,一个是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回顾与反思。王富仁在书面发言中阐述,199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时期,但这一时期的文化在向当代文学的转移中带上了文化消费主义性质,在向西方文化的转移中加强了西方话语霸权主义倾向,在向中国古代文化的转移中复活了复古主义、保守主义倾向。所有这些都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造成了沉重的压力,具有消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乃至瓦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的独立价值和意义的性质。因此,重新研究我们的现代文学研究,应该是有“划时期”的意义的。严家炎指出“现代性”的概念宽广,不能仅仅理解为启蒙,更不能理解为现代主义。从19世纪末至今,是以现代性为标志的与古代文学相区别的一个独立的文学发展阶段。朱德发提出“现代中国文学”的学科概念,从戊戌变法开始,下不封底,以区别于“古代中国文学”学科。王保生认为现代文学史时间长度有限,今天的现代文学研究队伍庞大,研究者的无效劳动很多。胡明指出现代文学研究多年来一直起到思想文化战斗队和意识形态晴雨表的作用,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往往随政治局面的改变呈现出不断更换标签的态势。此外,现代文学期刊研究近年来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文学史观、文学史料与现代文学史写作的关系问题,文学语言的变革问题也成为与会代表讨论的热点。

对高校鲁迅课教学的探讨是本次会议的另一议题。王富仁在书面发言中指出,鲁迅研究的命运也是随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命运而起伏变化的。1980年代鲁迅研究的生机直接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生机。而1990年代之后,鲁迅的价值和意义,又像在1930年代一样在众声喧哗当中为更多的青年所需要。在当下,鲁迅研究课的教学就变得更为重要,因为它几乎成了鲁迅传统在中国代代传承的主要文化渠道。孙玉石总结了近20年来鲁迅研究的成就,从学术发展角度,倡导建立正常的学术批评机制和学术论争空间。对于鲁迅作品的文本阐释,他主张增强研究的学术性、历史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并着重强调应避免过度阐释。与会代表中不乏多年在高校开设鲁迅课的专家学者,他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鲁迅课教学的性质与价值进行了深入阐发。普及鲁迅的问题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普遍关注,鲁迅是否需要普及、如何普及成为代表们争论的焦点。张恩和认为今天鲁迅研究和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研究者自身对鲁迅的误读和曲解,这是导致年轻人远离鲁迅,阻碍鲁迅普及的重要原因。王世家、刘玉凯则对普及鲁迅提出质疑,认为对中小学生而言,真正了解鲁迅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应对现实生活。

在此次会议的总结性发言中,张中良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进行了整体扫描,指出现代文学研究应承担对话功能,同历史、现实和同行对话,也要与学术传播的对象―――学生对话,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这在与会代表中达成了共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