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档案馆走出“深闺”觅知音

2005-06-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提起查资料,人们大多马上想到去图书馆,而对具备相似功能的档案馆比较陌生,选择后者的人也要少很多。为了改变档案利用率低的状况,档案馆开始实施大量的便民服务。

档案馆和图书馆都是读者获取资料、查阅信息的重要场所。并且档案在原始性、权威性、可信性等方面,大大超过

了一般图书资料。但据有关方面调查发现,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市民只知道使用图书馆而不知道利用档案馆。以北京市为例,国家图书馆日均接待读者1.36万人次,日文献流通量70000余册(件)次。而北京市档案馆一年接待读者只有4000人上下,差异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

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市民对档案馆十分陌生,多数人不能确认档案馆的功能,对记者问询的回答充满疑惑 “档案馆里是一些关于国家发展历史、外交事件和政府官员传记的材料吧?具体放什么还真不知道。”更多的市民对档案馆的使用提出了种种疑问 “档案馆里大多是保密材料吧?能允许我们看吗?”“档案馆的查阅手段会不会比较原始,比较费力?”“对查询者有什么特别要求没有?”

针对人们对档案馆了解甚少、档案资料利用率低的现状,北京市档案馆罗云鹤副馆长向记者做了介绍,他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特别以北京市档案馆为例,解释了档案馆与图书馆在职能上的不同。罗副馆长说,北京市档案馆主要收藏清代史志、律法,还有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党政军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资料文件、司法公报、市政公报等,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宗教等各个领域。有文字材料、录音、录像、影片、照片、电子文件等不同载体的档案。档案馆的服务群体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来档案馆的人有相当程度的特定性:大多数都是一些研究人员和学者,如编史修志人员,历史研究人员,一些作毕业论文的学生,他们对档案资料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再就是一些老百姓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查阅户口档案、婚姻档案、一些用于财产调查或公证的房产证明资料等等。这样说来,档案馆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它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绝非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有时候还非得用它不可。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它显得那么神秘而陌生呢 记者调查后找到了一些原因。

首先,档案馆与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内容不同。档案馆里没有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读者,到这里来的人目的纯而又纯,所查资料很多并非正式出版物。不比图书馆,无论是严谨的学术资料,还是文学小说、娱乐杂志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读者。所以档案馆虽然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资料,但无论从单纯到访人数还是使用率都无法与图书馆相比。

其次,人们对档案馆与图书馆的熟悉程度不同。由于图书馆的历史要长一些,显然更占优势。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清代的京师图书馆。1916年京师图书馆按规定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标志着它开始执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2002年起,国家图书馆还承担了两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送书下乡工程”,举办“全民读书月”,不仅很好地发挥了国家图书馆传播知识的职能,而且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而北京市档案馆于1996年才对外开放,时间相对较晚。所以无论是从先入为主的习惯性心理,还是在公众中的宣传力度,人们对档案馆的认知性都要差许多。

最后,档案馆的使用是与整个国民素质密切相关的。目前人们对档案的关注程度比较低,国内相关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档案馆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档案馆使用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是不现实的。但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档案馆备受冷落的局面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为了改变利用率低,人们疑虑较多的情况,北京市档案馆开展了大量便民服务,力争使档案馆实现无障碍化使用。罗云鹤副馆长指出,北京市档案馆珍藏着一些其他部门没有的专门档案。例如,一部分1949年以前的房地契档案、1948年前后的北平市户籍档案、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劳动模范的档案,还有知青上山下乡、北京市第三次人口普查、北京市两次申办奥运会的档案等。这些档案都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真实性、可靠性非常高。为了尽快让这些档案活起来,北京市档案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读者凭合法证件便可免费查阅这些资料,甚至不用办阅览证,更没有任何身份限定。对于某些特殊档案,读者只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即可查阅。二是,便捷查询手段,营造幽雅环境。北京市档案馆积极利用数字网络,简化查询方式。在2002年就启动了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工程,在网上建了卷宗的原文查询库,目前有84万条开放档案的目录可供检索,信息覆盖量已经达到了馆藏量的53%,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档案馆的服务。截至去年9月,该馆完成了27.8万卷的纸张数字化,日访问量也达到了1000人次。三是,北京市档案馆每年以书籍形式出版250万字左右的专题档案材料,以方便读者使用。四是,利用报纸、传媒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每年都要举办2―3个大型展览,如“百年邓小平”“建党80周年”“申办奥运会”等档案展,让普通市民走进档案馆,了解档案馆,进而使用档案馆。

相信随着对档案馆社会关注度的加强,国民素质的提高,档案馆服务质量的提升,这些少有人问津的珍贵史料必将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