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卡内基改变了什么

2005-06-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彼得・克拉斯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卡内基的故事,即使我们中国人也耳熟能详:和家人一块移民到美国,13岁起外出做工,从纺织厂的绕线工、信差、电报员,一步一个脚

印,最终成为钢铁大王,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企业,成为一个时代的巨富。而后他又主动地、有步骤地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捐献了这一切。不仅如此,卡内基建立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财富准则,在财富分配上为后来的百万富翁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按照目前的美元币值换算,卡内基的资产在最高峰时达到1000亿美元。唯一能够超过他的便是洛克菲勒,他的资产曾超过2000亿美元。就算现代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按照微软公司的股价计算,他的资产为500亿美元。这么多财富,卡内基拿去做了些什么?卡内基从1876年开始向图书馆捐献,1913年将图书馆捐赠事业委托给卡内基财团,在1919年去世前,卡内基共捐建了近3000座图书馆,加上其他的慈善捐助项目,他的捐献总额高达3.3亿多美元。

B.C.福布斯(美国《福布斯》杂志创始人)曾在1917年预言,卡内基将作为一位“慈善家,而非工业家”被世人铭记。的确如此,这位时代巨人至今仍然被视为慈善事业的典范。安德鲁・卡内基被公认为美国私人慈善事业的伟大奠基者之一,他1889年出版的《财富的福音》一书已成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经典之作,在书中有这样的话,“过不了多久,那些遗留下巨额财富(而不在有生之年将之捐赠出去)的人们就会受到公众的唾弃。人死富有,死而蒙羞”。一直以来,当媒体评估慈善家的善行时,卡内基被视为衡量的标准。惠普公司的创始人戴维・帕卡德在去世之前捐献5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他的所有财产,因而在1997年被誉为“当代卡内基”。盖茨的遗嘱公开宣布:将全部财产的98%留给“盖茨基金会”。这些都是当代以卡内基为榜样的富豪们的具体行动。现在,霍姆斯特德大罢工(1892年,卡内基钢铁厂几千名工人罢工,并导致武力冲突,造成几十人伤亡)已经化为一段传奇,强盗式资本家也变成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在一段时期的沉淀之后,卡内基的个人形象已经带上一种正面的传奇色彩。

不过评价卡内基的人群,可能永远都会存在不可调和的对立观点。卡内基创建自己的工厂,掌控着工人们的命运,在工人们拿着极低报酬的同时大把的赚进钞票;他利用手中的权势,耍一些伎俩与他的总经理打官司,逼迫他们辞职并廉价卖出他们手中的公司股票。另一方面,在33岁的时候,他的一篇日记里就写到:“对金钱执迷的人,是品格最卑贱的人;如果我一直追求能赚钱的事业,有一天自己也一定会堕落下去。”在他66岁的时候,卡内基把钢铁公司卖给了摩根,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有些人终生都未能原谅他,即便在他卖出了钢铁公司,致力慈善事业之后;另有些人却在卡内基死去几十年后还深深的眷恋着他。这些就是人们对卡内基对立的评价,同时也印证了这位传奇人物的善恶两面。不管在哪一方面,卡内基都招来称誉、崇拜同时又有非议、贬斥。这本彼得・克拉斯著的《卡内基传》也是记述、评论卡内基众多书籍中的一本,作者的祖辈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这也正是卡内基聚敛财富的据点),他的曾祖父是卡内基钢铁厂的普通一员,在本书前言部分,作者坦言对卡内基的爱恨情怀。该书被称为迄今最权威的卡内基传记版本,作者描述了传主人生奋斗,事业得失的各项细节,并由此传递出卡内基奋战商海的精神历程及成功的内在动因。

卡内基是“暴君”,无耻虚伪之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卡内基的慈善事业,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弥补他在钢铁工业犯下的罪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而且是持久的如此醒目的公众人物,人们总要去评判,去争论。可以说在许多无休止的争论文字和评语中都远离卡内基本人真实的性格和想法,毕竟归纳和总结这类人物许多无意识、无规律的举动会非常牵强,一些强加上去的规律总抹住了主人公的个性和万变的内心。卡内基本人并不愿意卷入这样的漩涡中,也不可能关注和在乎大多媒体的舆论。他喜欢去旅游,喜欢出现在自己捐助图书馆的奠基仪式上。他喜欢在相对固定的报纸上投放文章,来表达他对世界局势的关注和对当局的个人立场。这些在本书中都有详尽的描述。

五、六十万的文字,近600页巨大篇幅的记述和分析中,作者总结,卡内基拥有巨额的财富自有其中的道理,洛克菲勒、摩根,以及其他“镀金时代”的大亨们聚敛财富的行为也同样具有合理性。他认为即使一生在地狱般的卡内基钢铁厂干活的曾祖父或许并不能接受这样的宽容,但他认为如果曾祖父知晓卡内基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也可能油然而生几分同情之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