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师的“胡作非为”

2005-06-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四百下》海报

特吕弗结识巴赞时才16岁,从此这位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与未来的杰出电影导演特吕弗之间,结成了一种感情上亲如父子的关系。巴赞不止一次地把特吕弗从

危难中解救出来,还一次次地帮他找工作。1953年已经入伍的特吕弗又被部队开除,巴赞再一次热情地收留了他,还安排他到自己创办的《电影手册》编辑部工作,也就是在这里特吕弗的电影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最终成为一个几乎与巴赞齐名的、优秀的电影批评家。他们携手组建的“电影手册集团”成功推动了世界电影史上最著名的运动:法国新浪潮运动。1958年,年仅40岁的巴赞英年早逝。1959年,27岁的特吕弗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四百下》。“四百下”是法国的一句俚语,意即胡作非为,无事生非、到处乱跑,是法国人在愤怒时表示抗议的口头语。大师用这样的片名显然要表达他对社会的抗议与批判。不过,这部影片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怀念,以此献给他的恩人和知音,既为那一段像父子一样的感情默哀,又为自己忧郁的童年唱响起一首无声的挽歌。

在《四百下》里,主人公安托万与父母一起,居住在一间非常狭小的公寓里。安托万连做功课的桌子也没有,只能挤占饭桌的一角做作业,他甚至没有固定的床位,天天打地铺睡在过道里。更让小主人公心烦的是:放荡不羁的母亲,每天深更半夜才回家,一进卧室,还要跟父亲大吵大闹。特吕弗充满伤感地用摄影机,力图真实复原自己苦难的童年,在满是伤痕的影像记忆间,那时的特吕弗与安托万一样每日以泪洗面。特吕弗幼年时性格就很倔强,由祖母带大,祖母去世后,才回到关系冷漠的父母身边。他从小酷爱电影,迷恋巴尔扎克的小说,为此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由于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经常遭到老师和家长的训斥。专横的教育方法不断加剧了他的逆反心理。他常常逃学,屡次从家中出走,父亲一气之下,曾把他送交警察局。由于和家庭的隔阂日益加深,14岁时被迫缀学,靠打短工谋生。于是,我们在特吕弗的这部自传性影片中看到了他童年的影子:安托万由于从小缺少父母的爱,也由于老师的粗暴行为加剧了逆反心理,他和小伙伴一起去偷父亲所在的写字大楼的打字机,被值班人员抓住后,养父竟然把他送到少管所。

《四百下》以纪实美学风格为主调,但又无处不在抒情,在表现伤感的场景时,依然保留有喜剧色彩;在欢乐的气氛中,有时又忽然让人体会到悲哀的一面。如安托万因传看泳装照片而受到老师的惩罚后,影片表现了他以逃学的方式换取到自由与欢乐,并让轻松愉快的乐曲陪伴着他。当他在街上尽情玩耍,游兴正浓时,镜头又自然而然地转换成他母亲与别的男人接吻拥抱的场景,一下子使他陷入痛苦的深渊。当他挨了父亲的耳光,离家出走,踯躅街头时,导演则有意让他从贴着“圣诞快乐”字样的玻璃橱窗前走过。当他坐着囚车去少管所时,他的心情极度悲痛,眼含绝望的泪水,而这时出现在他眼前的竟是光怪陆离的橱窗和纸醉金迷的巴黎街景。他逃出少管所,奔向大海,则蕴含着悲喜交集双层的含义。……这一幕幕贯穿影片始终的或悲、或喜、或讽刺、或纪实的场景无不蕴含着耐人寻味的诗意,更渗透着特吕弗特有的艺术功力。

《四百下》中的主人公安托万,最后虽然看到了自由的大海,却不知道自己今后人生的道路应该是什么样,影片结尾,特吕弗运用了一个永垂影史的经典长镜头:从安托万冲出少管所的球场起,摄影机就一直跟在他的身体一侧跟拍,他冲出球场,跑向围墙,从一个洞里钻出去,继续沿着塞纳河向前跑,接着他穿过田野,跑过丛林,越过田野,滑下陡坡,一直跑到茫茫的大海边。他趟过浪花,任浪花拍击他的双腿。突然,他转过身,向岸边走来。最后,一个充满人间辛酸而又满脸稚气、踌躇不定的大面部的特写镜头,摄影机在此定格。法国以至全世界的观众,都被《四百下》结尾的长镜头所征服了。许多曾经被导演锋芒毕露的影评惹怒的电影人,此时也被他的清新与忧郁深深感动了。

这部自传体的影片更像是一篇大师献给自己童年的祭文,也是献给自己精神之父安德列・巴赞的一篇忧郁清新的散文诗。一连串的梦魇缠绕着这位世界影史上大师的童年记忆,绵延一生的伤痛过后,空余下那一次逃离的影像印记。影片结尾处小安托万一个人“面朝大海”,感受到的恐怕应该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了―――或许还不是,因为这最终是一次无望的挣脱和逃离,像人类从母体中分离后的每一次无望的奔跑一样,结局总是凄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