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期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课堂

2005-06-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在高校的课程体系当中占有一定位置的话,保护工作将无力为继。”这是日前在京举行的首套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理论总结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专家座谈会上众多专家的一致吁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亟须理论和高校课程体系的支持。

现在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似乎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申遗”成为了风潮,然而,在形形色色的“申遗”动机中,只有一部分是抱着保护的态度,多数只是看到了申遗成功之后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地方知名度的提升,走上了歧途。专家表示,物质文化遗产还好,毕竟有一个成形的保护对象,但是,对于无形的只靠口传心授代代流传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出于商业目的将它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还是不是原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值得商榷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一段时间以来似乎成为了“显学”,诸多高校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但都是抢滩的做法,“没有专职人员,没有经费,没有课程,没有学生,谈何保护?”诸多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杜晓帆表示,“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他指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每天都在变化,但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是发展,而不是背叛,什么是可以变的,什么是绝对不可以变的,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他向记者提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不能再仅仅停留在介绍的层面,而应该提到更高的理论的层面上,给现在的保护工作以宏观的理论依据的指导。

“我们国家文化学的研究本来就特别的滞后,现在高校当中的文化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的体系几乎都是来自于国外。”文化学者刘锡诚说到这里似乎有一些愤怒,“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界的人士都认为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很紧迫的工程,很多高校的学者只对能带来现实利益的国家科研课题感兴趣。”他强调指出,没有经费和专职人员的支持,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无法用有体系的理论总结替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式,那只能眼睁睁地每天看着大批失去了“活态环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

这套首次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理论总结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分别介绍了我国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艺术,以及濒临消亡的新疆木卡姆、年画、少林功夫、热贡艺术、藏戏、南音等八种传统艺术和文化现象的形成衍变、基本面貌、表现形态、美学或工艺上的特点、主要传人等。丛书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院长王文章告诉记者,《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正在筹划中。但能否被纳入至高校课程体系,他表示信心不足。“我们只能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王文章如是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