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书市杂感

2005-06-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每年一度的书市落幕了。连年参加书市归来,既感兴奋,又不禁引发一些感慨。

说它令人兴奋,不言而喻。诸如参展单位、展书品种、参观人数、成交金额等,都呈巨幅增长;至于宣传、促销、信息传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等活动,更是越来越热闹。身临其境,自然会为出版的繁荣而备感振奋。办这么大规模的书市,还

能给主办地带来可观的会展收入。可见,办全国性书市,好处当然很多。

不过,在兴奋之余,我又产生一些联想和感慨。其一,书市的功能似有被异化的感觉。最早的书市,本是新华书店系统开展订货交易的场所,与会人主要来做买卖的。可如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逛书市的成了主角,而前来订货的反而不显眼了。书市变成了突出宣传造势的图书节,对其利弊见仁见智。肯定者认为,人气旺,气氛热烈,促进交流,扩大了图书宣传效果;而持异议者认为,嘈杂的书市,订货人根本无法静心看书选书,难免跟着宣传和感觉走。在众多展台前,确实少见认真选书,或买卖双方细心议书谈生意的场面。总之,书市交易的功能淡化了,这确是事实。

其二,订单“贬值”了。过去书店进货后不实行退货,所以早期书市订单到手,就意味着码洋进门、实洋到账。正因为订单如此“值钱”,以至书市上销货店,都规定了对到手订单发奖金、给“红包”的不成文“行规”。对成交排行榜,也因为有实际的订单支撑,因此大家都很看重。可如今,订单数不等于进货数,进了货还可退货,使订单的作用大大贬值了,相应的所谓成交金额和排行榜,也越来越虚了。有人说,随着交易方式的多元,使书市订单作用削弱,这是市场经济的进步。但也有人反问,既然订单作用不大,那干吗还要办这么大规模的书市?这里面的文章,看来还有待探讨。

其三,发行成本越来越大了。现在每年的图书交易会,全国性综合的,除全国书市外,还有春节前的社科书市,规模都很大。此外,还有行业的、地区的图书交易会,规模有大有小。如果算上参加这些交易活动的展台费、运输费、宣传费、公关费、人员差旅费等等,恐怕不会是一个小数目,而这些,最后都要摊入发行成本而由读者买单。在网络交易、连锁经营越来越发达的趋势下,如何设法降低发行成本,应该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其四,连年书市,好像新书嫌少,“凑热闹”的多半还是那些老书,以及经过“整容”或“包装”的老书。

这些当然只是个人感觉,难免主观片面。不过还想提个建议:可否将老书退出全国书市,改由网络交易;上全国书市的,只限于或主要是展现一年内出版的新书。其好处是:书市规模可以精干;突出新书,使它不至于淹没在大量的老书之中;发行成本自然也减轻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