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成长叙事

2005-06-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中国学生入读欧美名校,李晓愚并非个例。在报章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哈佛女孩”或者“剑桥王子”的报道。在那些报道里,作为个体的“我”,头上散射着的,是来自名校的光环,“我”只是刻苦学习、改变命运的样板和符号。整个社会之所以关心他们的成长经历,一部分是为着满足我们的好奇,一部分则是为着树

立一个“样本”来教育更多的孩子。当我们寻找范本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他们在“国内”的成长;当我们感到好奇的时候我们关心的是他们在异国的“生活”。或者说我们一直关注的是他们“物理的成长”而非“心理的成长”,是他们在国内的成长而非在国外的成长。说到底,是我们在表达,而非他们。至于他们个人,倘其内心除了填满着外界赋予的华彩、充盈着自我实现和自我陶醉的愉悦之外,并没有别样的心声和诉求,我倒觉得这不过在证明着教育的失败。

《我在剑桥》(中国青年出版社),给了我们一次值得嘉许的“发现”:“我”出现了,作为生命主体和认识主体的“我”,站在了“剑桥”的前面。在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生动的剑桥,更看到了生动的“我”。再渺小的个人,都不应该只是一个气泡,淹没于剑桥7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化为空无,而应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一滴水(或一条鱼)与大海的关系。作者李晓愚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从南京、上海到英国剑桥,一路欢快地走来,蹦蹦跳跳、轻松自若地成长到“全世界”都需要以“Distinction”(优异)为她做“鉴定”的程度。作为现行教育制度和成才机制的“典范产品”,李晓愚实现了我们对一个优秀青年学子的所有期待。然而李晓愚想要告诉我们的,既不是她的学习方法或应试技巧,也不是她的优异成绩、出色表现,而是她对生活的体察和对生命的颖悟。《我在剑桥》记录的,主要是作者在剑桥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灵动清丽的文字,通透清澈的情怀,那种练达和通脱,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她的年龄。书中的不少文字,独立出来便是一篇篇漂亮的散文,真是一出手便深得文章的精髓。我们讨论的已经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优秀学生,因为李晓愚的优秀不再停留在接受、领会所学知识,并且“考”出好成绩的层面上―――她已经开始阐发她自己的哲学,已经开始为这个世界贡献她自己的精神和智慧了。

从《我在剑桥》中我们知道,李晓愚本科毕业后原本可以留在复旦读研,剑桥研究生毕业后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可是她放弃了。当整个社会情境鼓励她沿着一条光明大道阔步前进的时候,李晓愚选择了放弃。坚定的“放弃”必然关联着坚定的“选择”,这有“选”有“弃”,是一个人最终成长成熟的标志。而且,当同龄的孩子们纷纷摆出叛逆的、前卫的、另类的种种“造型”,发出引人瞩目的种种奇怪声响并以之为时髦时,李晓愚选择的,则是一条坚实的、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和汗水的道路。当她以努力和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优秀和成功,并完全可以自我炫耀自我标榜时,她却优雅地、温情地将目光和笔触投给了周围的人和事。频频出现在她笔下的,是老师同学,是爸爸妈妈,是历史人文。我们读到的,是真实的、自在的生命,是没有被扭曲和异化的本真的心灵,是青春的活力、真挚的情怀和知性的光泽,是一种谦虚的、积极的、建设的姿态和向度―――在限制中伸展,在平坦中磨砺―――这便是真正的成长,良性的成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