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

2005-06-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老家书

时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活动在海内外炎黄子孙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6月18日,“民间家书展”又在北京宣武区文化馆拉开序幕。一向没有引

起绝大多数人注意的普通百姓的家书突然成了需要抢救的遗产,这多少令那些创造这些家书的朋友有些喜出望外,又不免心生疑虑:我的家书有价值吗?是否符合征集的标准呢?这些家书的用途何在呢?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副主任、《炎黄春秋》杂志执行主编徐庆全先生。徐先生同时还是倡议抢救民间家书的46位文化名人之一、信札收藏研究专家,对家书文化有着较深的研究。

读书报:这项活动已经开展起来了,有些媒体好像更热衷于报道那些与家书有关的故事,故事固然精彩,但我们更想知道当初你们为什么要发起这样一个活动?

徐庆全(以下用□代表):4月10日那天,中国发生了两大文化事件,这在第二天的报纸上都能看到:一个是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在上海去世,另一个就是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有人还把这两件事连起来说,“逸飞走了,家书来了。”虽然逸飞和家书是不可类比的两个词语,但历史的巧合引起了大家对文化的关注和思考。不管怎样,我觉得,抢救家书项目之所以能够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主要还是因为家书本身的魅力,这正如逸飞先生的魅力一样。

读书报:其实,中国人对家书并不陌生。诸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名著,一版再版,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畅销图书。那些名人的家书在拍卖会和旧货市场也是价格不菲的抢手资源。

□:是的。这就要说到发起“民间家书”征集活动的出发点了,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民间家书的文化意义;第二个是家书的史料价值。

就文化意义来说,我想用两个“载体”来概括。民间家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的往来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的纽带之一。

家书在传递亲情之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在流传下来的家书中,都可以看到。翻开诸葛亮《诫子书》,或者《曾国藩家书》,或者《傅雷家书》……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再说后一个载体。为什么说民间家书又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呢?家书是私密性极强的文字,抒发情感最直接,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家书文字亲切,感染力强,读起来容易产生共鸣。家书中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也就容易为读者所接受。我们这次家书征集活动,将把优秀的家书结集出版,使之能够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

再说说家书的史料价值。

要还原历史长河的真实面貌,官方存世的记载和民间流传的记载,都是重要水源。以往我们研究历史有很大的缺陷,只认官方记载,而忽视民间记忆。其实,民间记忆不但可以补充正史记载的不足,而且往往是最为生动的历史记载,可以使历史更加鲜活。

真实地记录时代的变迁,是家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时代的家书,总是与大的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而且,由于家书通常不会准备日后发表,因而对历史的记录,也就更原始和直接。比如《傅雷家书》中收录的傅雷在1956年至1957年写的数封家书,真实地记录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始时自己的欣喜之情,事实上这也是当时所有知识分子心声的最好记录。

读书报:此前我也看了相关的报道。记得初次看到活动消息时,我的一个突出的感觉是,用“抢救”的字眼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

□:众所周知,电话、网络的发展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联络方式,我们现在都很少写信了。现代通信方式的便捷使“家书抵万金”成为遥远的过去。电话等电子通信有一个特点,就是通信内容不易保存,很难反复阅读。而传统通信不存在这一问题,大量的传统家书里留存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而且那些信息是与情感、亲情连在一起的。敝帚自珍,自己的家书舍不得扔掉,压在箱底,尚时常翻看,但后代就不一定珍爱这些东西了,再加上住所的不断更新,大量杂物一次次精简,有许多家书就成为每次精简的对象。这样,时间一长,那些浸透着时代记忆和亲情的家书就慢慢消亡了,非常可惜啊!所以,我们是把这些家书当作文化遗产来看待的,文化遗产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消亡,因此我们用了“抢救”的提法。这也是以费孝通先生、季羡林先生、任继愈先生等为首的46位文化名人积极倡导抢救民间家书的初衷。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炎黄春秋杂志社五家单位才走到了一起,联合冠名面向海内外征集民间家书。

读书报:到目前为止,征集民间家书的活动正式启动已经一个多月了,你们组委会收到了多少家书?这些家书都有哪些有价值的内容?

□:截至5月20日,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家书5550封,得到的家书线索还有1万多封。收到的家书中既有名人的手札,也有普通百姓的家书,其中有许多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比如明代书法家王铎的手札;孙中山先生的亲笔书信;北洋时期要员曾毓隽的家书;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手札;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的三封家书;老一辈革命家滕代远同志的家书等。这些信札不仅反映了写信人深厚的情感世界,而且记载了当时鲜为人知的社会故事,今天读来,仍觉受益匪浅。

大量普通百姓的家书则别有韵味。家住江苏徐州的颜玲娣女士寄来了40余封珍藏了大半个世纪的家书。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的父亲是一位铁路职工,辗转津浦铁路多个车站,对铁路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又特别遵守孝道,经常给家中父母写信,替老人分忧。封封家书寄托了一位游子对家人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曾在河北滦县工作的张伶九先生在北京看到了征集家书的消息后,专程赶回老家整理家书。4月25日,他亲自给组委会送来了343封家书,这些家书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延续到80年代,涉及人物近二十个,记载了他们家族的一段历史。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热心朋友的支持,组委会办公室平均每天接到三十多个咨询电话,七八位工作人员每天都被那些充满亲情的家书感动着。阅读每一封家书,心灵都是一次洗礼,同时感到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读书报:其实,民间家书的存世量还是很大的,可以想见将来会有更多的家书捐献出来。可是,据我所知,有一些准备捐献家书的人担心,他们的家书交给你们以后如果没有入选,会被束之高阁,丢失或损坏,那么你们准备怎样处理这些家书?

□:我首先声明,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你提到了一个词“入选”,这里确实有一个评选的问题。我们在“民间家书征集启事”中明确规定了家书捐赠者的权益,有些朋友可能只是从新闻上知道了这件事,并没有看到我们的征集启事,启事全文可以在网上查到。

评选什么?第一,评选100封“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同时向家书持有人颁发收藏证书;第二,组委会评选1000封“优秀民间家书”,并颁发获奖证书;第三,评选100位杰出捐赠者,授予“亲情文化使者”称号,同时获赠2006年全年12期《炎黄春秋》杂志;第四,组委会与出版机构合作,从寄来的书信中归类,整理,择优出版中国民间家书系列丛书,被选中者将获得优厚稿酬和免费样书;第五,部分家书参加中国家书系列展览,一些捐赠者将被邀请赴京参加中国家书文化系列研讨会。

当然,以上项目都需要评选,但入选的面很宽。需要说明的是,评选只是一些活动,我们对每一封家书都一样看待,因为它们都是文化遗产;每一位家书捐赠者都是我们民族的功臣,因为他保护了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每一位家书捐赠者都将获得一本精美的珍藏纪念证书。家书寄给我们后,并不仅仅是更换了一个地方保存,甚至束之高阁,更不会丢失或受到任何损坏。我们会有专业人员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并尽可能地使它们得到充分利用。到年底,国家博物馆入藏100封以后,其余的所有家书都将成为正在筹办的中国民间家书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永久收藏,以示后人。

读书报:据我们了解,有很多民间家书的内容非常简单,根本没有记载多少重大的史实,它们的利用价值到底有多大?

□:我们认为,每一封家书都有价值。每一封家书的价值基本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历史层面、社会层面和家族层面。也就是说,不管它是什么人写的,内容是什么,一封家书基本上都包含这三个层面的意义。在历史研究中,书信作为一种基本可信的材料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有许多重大的历史史实是靠书信来确认的。可是具体到用家书来证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民间家书。

从我们这次征集到的家书来看,有不少家书中都记载了当时的历史。比如北京的于鸿钰老人寄给我们的一封他的父亲55年前写给他的一封家书,在说完亲友之间的事情以后,还写到:“平壤收复,津市各界举行庆祝游行。队伍满街不断,入晚有人提灯游行,此热闹异常。”这几句话就可以为抗美援朝战争史研究提供素材。西安的胡玉华老人寄来了数十封她丈夫写给她的家书,这些家书大多写于革命战争年代,记载了一位解放军指战员眼中的历史,比如平津解放、抗美援朝等,视角非常小,事件非常具体,可供那个时期的历史研究作参考。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的李仲来教授捐赠的100多封他的哥哥写给他的家书也很有研究价值。他哥哥是北京市延庆县农村的一名会计,这些信写于1978年至1990年,可以说从一个视角见证了中国农村的改革历程。

虽然有的家书内容较为简单,但至少保存了那个时代的记忆,其中传递出的各方面的信息都非常可贵。比如当时的物价,当时的政策,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等,都对今天研究那段历史有参考价值,只不过价值的大小不同而已。我相信,通过我们这次活动,大量的民间家书被征集上来以后,近现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能在这些家书中找到注脚,有些可能会帮助揭开一些谜底或者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