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三届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2005-06-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日前,《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挪威奥斯陆大学易卜生研究中心、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等单位在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第三届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题是“易卜生戏剧的自由观念”。华中师范大学的朱卫红副教授在《易卜生的道德难题》的发言中,通过对易卜生第一部戏剧《凯蒂琳》中的主人公凯

蒂琳和作家本人在面临道德困境时的比较,认为易卜生一直在世俗责任和理想追求间面临着艰难选择。Knut教授的发言《易卜生戏剧中的自由限制》,通过揭示易卜生戏剧中意志和决心、愿望和能力、反抗和顺从等矛盾,试图重构当时限制个人自由的哲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岩教授作了题为《易卜生女性人物面临的道德困惑》的发言,从男性价值标准和市场经济条件决定女性从属地位进行论述,认为易卜生笔下的妇女总是处于个人独立和社会角色矛盾造成的道德困境中。Tromsoe大学的LisbethW rp教授在题为《易卜生的自由观念》的发言中,介绍了根据《人民公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此提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易卜生的戏剧主题与当代生活之间究竟存在多大的联系。香港中文大学谭国根教授的发言《易卜生戏剧中的道德结构与戏剧结构》以“自我”为基点建立了一个道德空间,并运用图解方式分别从道德结构和戏剧结构两方面生动地分析了《玩偶之家》的结构形态。Southern Denmark大学的Joergen Dines Johansen教授做了题为《〈海上夫人〉里的权力与自由》的发言,通过对易卜生戏剧《海上夫人》的解读展示了易卜生戏剧中自由和义务的微妙关系,也阐释了主要角色和边缘角色差异间形成的一种互动性结构。挪威Bergen大学的Asbjorn Aarseth教授作了题为《自由与易卜生的舞台》的发言,认为易卜生在剧作中往往将政治上的自由理念转化成创作的情感源泉,并通过狭窄的舞台空间展现出来,形成了一种以对话和透视相结合的戏剧新形式。南京大学的何成洲副教授在《易卜生的自由与责任对话》的发言中,分析了《玩偶之家》、《海上夫人》和《布朗?》中“自由”和“义务”的辨证关系,认为《布朗?》强调“责任”、《玩偶之家》突出“自由”、《海上夫人》则展示了“责任”与“自由”间的协调。挪威科技大学ErikOsterud教授在《母亲的道德:易卜生的群鬼》的发言中,以《群鬼》的结尾为引子,从女主人公Alving夫人往往注重自己的视觉感受入手,对Alving夫人的形象作了道德性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的王忠祥教授作了《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的发言,认为“易卜生主义”本质上就是“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和审美的人文主义,他特别强调了“易卜生主义”对中国的现实意义,并对今后的易卜生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Frode Helland在《对易卜生戏剧道德问题的重新估计》的发言中,认为政治因素贯穿了易卜生戏剧创作的始终,其后期戏剧中人物的命运往往都有特殊的政治象征意义。Agder大学的Unni Langas教授在《女性主义视角看易卜生戏剧》的发言中,认为Judith Butler提出的“话语行为”理论和实用主义哲学能够启发人们通过舞台外在表现分析易卜生戏剧中的性别差异,这与从前只从现实生活角度看待其性别差异有所不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谢群教授在《易卜生戏剧中的道德自我探索》的发言中,结合Charles Taylor的“自我”理论阐释了易卜生戏剧中存在的“道德”与“自我”的关系问题,认为角色的心理痛苦是造成他们道德困惑的根源。意大利Siena大学Laura Caretti.教授的发言《中国玩偶:仿易卜生戏剧》介绍了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新现代剧《中国玩偶》,展现了易卜生及其戏剧对中国新一代女性的深刻影响。清华大学王宁教授在《从易卜生主义到易卜生化》的发言中,指出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创作中存在的“易卜生化”现象,提出中国与西方在易卜生研究上的差异,并就此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挪威作曲家Mr Kjell ole Haune带来了根据易卜生诗歌创作的音乐――《未打开的宝藏》。

本届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一次代表易卜生研究国际学术水平的大会,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易卜生研究专家出席大会并作了主题发言。这次大会不仅展现了目前国际易卜生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也为国际易卜生研究的未来发展作了有益的探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