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师影像长存心间

2005-07-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得知启功先生凌晨逝世的消息,我骑自行车赶到北京师范大学。一进校园,望着林荫道路名、宿舍楼楼牌上那熟悉的“启功体”,不禁怅然若失。

我先奔赴先生生前居住了四十年的红6楼,家属已经把客厅布置成灵堂,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启功先生大幅彩色遗像立在鲜花丛中,脸上的笑容率真、祥和。家属对来访者讲

老先生走得平静、安祥,在他弥留之际所有在京的亲属都守候在老人身边。今年春节大年初一,启功住进北大医院,从2月9日至6月30日,93岁的老人与病魔博斗了四个月,最后因心肺衰竭导致呼吸衰竭去世。再过26天便是启功先生93岁寿辰。

作为一位汉语语言学家并且在书法、绘画、古典诗词及文物鉴定等方面都具有极高造诣的大师,启功先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执教鞭,至今已有70年教龄,培养的弟子中既有古典文学、语言学人才,也有众多的书法人才。

从红楼先生家中出来我又赶往北京师范大学设在英东学术会堂二楼演讲厅的灵堂,这是师范大学多年来为逝世的学者第一次专设灵堂供人凭吊。灵堂正中悬挂2米高的巨幅彩色照片,启功先生身着深色西服,戴着金丝眼镜,脸上挂着微笑。遗像前花圈、花篮一字排开。灵堂四壁挂满了挽联、悼词。遗像旁是由师大赵仁?撰写、秦永龙书就的挽联“评书画论诗文一代宗师承於古创於今永垂鸿业标青史、从辅仁到师大两朝元老学为师行为范不息青衿仰令仪”。郭预衡教授书写的挽联是:“励耘奖学淡泊终身诚学世范、坚净名居琳琅满目是谓人师”。

众多师生和媒体记者闻讯赶来。大师的弟子秦永龙在导师像前长跪不起,痛哭失声。一些学生身着印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背心向先生告别。据师大新闻中心的同志讲,学校已经决定全校吊唁一周,让更多的人缅怀大师品德,学习大师风范。下午6时我离开时,仍然有人抬着花篮花圈涌向灵堂,越来越多的学生排着队向大师遗像告别。

夕阳垂下,一缕斜阳投射到校园矗立的大理石影壁,上面镌刻着启功先生为北师大提出并撰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大字。如今这八个金色大字已经牢牢镌刻在千万师大学子的心上。而此刻留在我的记忆里则是几年前采访大师点点滴滴的难忘经历。

我几次采访启功先生都是在师大校园里的红6楼,第一次登门拜访是托师大出版社侯刚老师引见。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先生的谦逊和客气。上楼敲门,启功先生亲自开门,先冲来访者作个揖,然后把你引入客厅。客厅里的陈设除了书和字画外,还有好多的玩具摆在书架上,几个大大的长毛茸狗熊、兔子玩具散放在沙发上,让人觉得他像个老顽童。临窗摆放的写字台上面堆满了宣纸,从天花板上垂下一串串手工折成的千纸鹤,轻风一吹晃荡不止,足见他童心未泯。环顾四周客厅里到处悬挂着启功不同姿态的照片,看来给大师拍摄影像的人很多。面对高手拍的照片无形中给后拍者带来压力,要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对我还真是一次考验。自己心里明白无论照片拍得好坏只有这一次机会。好在老人几句幽默的谈吐很快就驱散了来访者的拘谨,采访变成了聊天。面对镜头先生始终笑容可掬,在谈笑风生中让初来乍到者抢到几个精彩瞬间。其实拍照还容易,求字难开口。我编辑《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一书,必须有学者手迹,此时,我知道求启功先生的字乃是一种奢望,但是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征求老人意见,同意我使用从挂历上翻印的启功书法“职为人师人之所敬虚心向学安身立命”作为手迹使用,老人当面答应了。2001年6月《世纪学人百年影像》正式出版,我拿着书再一次前往师大给启先生送书。没有想到,事隔三年以后,这一次我竟意外地当面获得大师墨宝。当时我自备一册专门请学者签名的样书,心里怀揣着小九九,不知道先生能否签个名。老人在灯下翻拣着影集,我驻足一旁战战兢兢地提出恳求,先生二话没说从沙发起身,走到书案前坐下,打开墨盒拿起毛笔沉思片刻儿写道:“艺兵先生摄影杰作启功忝蒙收录不胜惶悚公元二千零一年夏日谨记”。先生的题记,给我带来荣光,我愿意把她永远保留,不是为了夸耀,而是为了铭记。先生提携后学,勉励晚辈,让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