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书报学生暑期阅读调查

2005-07-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北京:买书方便看书难课外屈从于课内休闲放松成首选●江苏:中小学生暑期阅读功利色彩较浓●山东:暑期读书状况喜忧参半读书兴趣浓时间少●陕西:一半以上农村孩子没有暑期阅读习惯●海口:课外书想读又难得去读●辽宁:暑期阅读无目的、无计划阅读内容缺乏选择性

在如今各种图书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孩子们的暑期阅读情况是怎样的,我国暑期学生阅读的城乡差别表现又怎样?本报编辑部通过委托当地学校老师和媒体记者的方式,在北京、江苏、山东、陕西、海口和辽宁等6个省市自治区就此问题展开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抽取了6个地区的8所学校7个班级,其中小学4个班,初中2个班,高中1个班,共有287名中小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

北京:买书方便看书难 课外屈从于课内 休闲放松成首选

学生拥有课外书籍的数量在10―30本的占4%,31―50本的占14%,50本以上的为82%。从学生拥有的书籍数量看,他们课外书籍的来源有一定的保证,这说明城市学生有着优厚的经济条件,再加上大城市里的书店分布很密集,购书也非常方便,使得他们有着农村孩子无法享受的购书条件。

从学生们书籍的来源看,有10%的是父母买的,自己买的占90%。这表明城市学生所拥有的书籍绝大部分是他们自己从书店买来的。它说明了城市学生拥有的书籍是他们十分需要或非常喜爱的,他们已经把读书行为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调查发现,城市学生暑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不是很乐观:有45.1%的人每周读书时间为3―5小时,25%的人是每周1―2小时,每周读书6小时以上的占20.6%,基本不看的仅为9.3%。在分析城市学生暑期读课外书少的原因时发现,“老师家长管得严”是首当其冲的因素,占54.5%,其次是“学习压力重”,占21.5%,有20%的人是因为“自己不感兴趣”,还有4%的人认为“自己喜欢的书太少”。分析表明:城市学生在暑期对于课外书籍并非没有兴趣,然而他们的这种兴趣已经被家长的管教老师的要求给约束住了;再加上暑期学校布置的课业学习方面的压力,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少。除此之外,当今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的多元化,也对暑期读书构成了猛烈冲击。有48.8%的学生是通过“看电视”来打发暑期生活的,15.8%的人选择了“电脑上网”,选择“读书”的占35.7%。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家庭电脑的日益普及,网上浏览的方式已经成为学生暑期阅读的主流。还有直观快捷的电影电视节目,也能够满足城市学生求知的需要,让他们的视野得到有效拓展。所以有三成多的城市学生把传统的读书方式放在了次要位置,而有声有形有色的影视,上网电脑越来越吸引着学生,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愈演愈烈。

对于城市学生来说,暑期课外阅读有着相当宽松的环境,那么他们更喜欢哪一种书籍呢?调查发现,有37.2%的人首选“小说”,其次是“漫画”,占28.9%,选择“科技书”的占19%,有15.7%的人在看“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这表明,城市学生暑期阅读的休闲功能占主导地位,因为小说居第一位,第二位是漫画。这类图书一个共同的特征在于它的消遣性,由于学生们的压力大、用脑过度,所以暑期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放松自己,休息大脑,消遣的书籍也就成为他们的首选。调查结果还显示,孩子在暑期手中的课外书近八成都是“考试类”书籍。尽管孩子们对读课外书兴致很高,但因为升学的压力能如愿以偿的并不多,目前学生手中所谓的“课外书”76%都是考试类书籍。

家长对孩子在暑期阅读课外书的态度总体来说是比较开放的。有57%的家长是“有条件的支持 限时间、种类 ”,24.2%的家长是“放手不管”,“无条件支持”的家长占14.5%,只有4.3%的家长是“完全反对”的。

江苏:中小学生暑期阅读 功利色彩较浓 有重文轻理倾向

暑期阅读动机占第一位的是“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占79%,这说明了学生阅读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从下面的几项调查来看,学生的读书实践和愿望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娱乐休闲”以73%高居第二,这说明了学生还没有把读书当成一个人所必须的精神需求;“增强写作能力”以53%位居第三,说明了学生暑期读书还带有较浓的功利色彩。

在暑期阅读种类上,占据前三位的书籍依次是:作文选(51%)、故事(49%)和影视娱乐类(43%)。这两项调查说明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写作。从暑期课外阅读书目上来看,还发现有重文学类读物,轻自然科学类读物的倾向。这从学生们的家庭藏书情况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在他们的家庭藏书中,文学类图书在20本以上的占54.3%,10本以上的占30.7%,5本以上的占10%,5本以下的占5%,没有文学书的仅占1%;自然科学类图书在20本以上的占17.8%,10本以上的占19.5%,5本以上的占27.7%,5本以下的占33.3%,没有自然科学书的仅占1.7%。

从一周所花的阅读时间来看,2小时以内的最多,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平均每天看书的时间不到20分钟。每天看书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的不足16%。这说明了学生暑期中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还不够。

从暑期阅读时间的安排上来看,利用白天看书的人最多,占76%;在完成学习任务后的占第二位,为54%;其他时间的占7%。虽然睡觉前看书的比例不小,但这一部分看书的人大多是用来休闲消遣放松大脑的。

阅读方式方面,随便翻翻的占31%;应付式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或家长的任务才看书的,占22%;而在读书时,能做到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只有6%。

阅读书籍来源,学生自己买的占64%,而大多数学生在自己买书时,又多是以娱乐休闲和作文选为主;把图书馆作为书籍来源的只有31%,这说明了学生并没有把学校或社会上的图书馆当作是他们阅读的主阵地,这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从以上数据分析表明:江苏学生的暑期阅读现状也并不理想:首先,他们每天用来阅读的时间太少,阅读量也较小;其次是他们的阅读内容档次不高,看影视娱乐类的书刊较多;第三,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暑期阅读方式;最后是对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不高。

山东:暑期读书状况喜忧参半

你对暑期读书感兴趣吗?不感兴趣的为零,一般的占0.7%,感兴趣的为64.5%,酷爱读书的有34.8%。

你平均一周读几本课外书?不足1本的占68%,1本的占30%,2本的为2%,2本以上的为零。在暑期里,学生们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又有多少?半小时以内的占78%,1个小时左右的占5%,1.5小时左右的占1.8%,2小时以上的为零,有95.8%的学生称暑期“几乎没有时间读书”。

从暑期读书的书籍来源来看,家长购买的占40%,学生个人零用钱购买的占55%,租借来的占2.8%,有1.5%的学生是去图书馆看书,和同学交换阅读的占90%。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发现山东学生的暑期读书状况有喜亦有忧:喜的是,孩子们对于读书仍然坚持着较高的兴趣。在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34.8%的学生酷爱读书,64.5%的学生对读书较感兴趣,只有0.7%的学生表示,读书兴趣一般。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系统、自由读书的时候更是少之又少。

山东学生暑期的这种读书现状,分析其原因有四点:一是没有时间读书。有95.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暑期几乎没有时间读书。过重的课业负担,强行挤占了他们宝贵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被迫望“书”兴叹。二是无书可读。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竟很少有暑期专门来阅读的课外书。他们手上和书包里尽是些一本又一本的习题集、一日一练、试题荟萃、名师解题……几乎每个学校和每座城市里都有图书馆,这应该可以解决学生们无书可读的状况,然而事实上情况并不理想。各式各样的学科辅导材料、教学参考书、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是五六十年代的旧书……那些甚至早已泛黄的书页实在很难说会对孩子们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复本过多,新书匮乏,书籍不能及时地更新早已使学校图书馆形同虚设,部分学校的图书室(馆)早已多年无人问津。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很少有可以租借图书的图书馆,这就使得农村学生获得课外书的主要途径只有购买,现在图书的价格普遍较高,尤其是少儿图书,动辄十余元、几十元。对于农村家庭来讲,孩子们获得的课外书数量就会相对少一些,甚至长时间得不到一本课外书。三是书籍层次参差不齐,读写分离,缺乏指导。在学生提供的课外书中,我们发现了一本“幽默笑话”。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本“成人幽默笑话”,上面呈现的内容就像手机上莫名其妙收到的“黄段子”,这又怎么能适合学生在暑期阅读呢?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暑期课外看书比较单一,几乎清一色的都是一些作文选、作文辅导等图书,较少有成系列的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学图书。

  陕西:一半以上农村孩子没有暑期阅读习惯

在陕西农村,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有58.97%的学生暑期没有阅读习惯。小学生的暑期阅读习惯要明显低于初中学生,在小学生中,暑期没有阅读习惯的占66.13%,而在初中学生中,这个数字是42.1%。中小学生正是求知欲望强烈的时期,而暑期时间也相对较长较集中,这么多人没有读书习惯,调查发现主要是以下原因所造成。

电视替代书籍,是农村小学生的主要“乐趣”。当问到暑期时间都做什么时,90%的学生回答“看电视”,仅有少数几名学生说“喜欢看书”。四年级的伍涛说,放学回家后,如果家里人没有叫他做家务,他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和古装武打片,只有在“没其他事可干的时候”,才会看一些课外书。

没钱买书或没地方买书。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只有38.46%才有零钱买书。这些学生中,每学期用于买书的钱在5―20元,大部分学生每学期用于买书的钱不到10元。一位初中二年级学生郝杰告诉记者,除了针对考试需要的辅导书之外,家长几乎不给自己买课外书。

没地方买书也是影响农村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农村,大部分乡镇都没有像样的书店,学生到县城的机会又少,以至于有13.74%的学生“有钱都买不到书”。

当问到“你最希望能读到哪些书”时,大部分学生只能笼统地答出童话书和神话书。而问起是否读古诗词时,这些学生瞪大了眼睛:“语文书上不是有许多古诗吗。”据了解,在他们的课外阅读中,极少涉及自然、地理、历史、科普、中国古代文化和世界文化,也极少能够读到时效性较强的社会时事书籍。

  海口:课外书想读又难得去读

海口的调查发现,学生暑期阅读课外书涉猎范围广。数据表明:85%的学生有暑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所阅读的课外书籍涉猎范围广泛,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儿童读物、报刊等。其中80%的喜欢阅读小说类书籍,小说类主要是经典名著、社会类、武侠类、侦探类等;有3%的学生表示喜欢诗歌、散文;6%的学生喜欢科普读物;另外还有少部分的学生表示喜欢阅读报刊。

升学压力大,学习紧张导致多数学生认为暑期无时间读课外书。一方面,学生渴望读课外书,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示学习负担重。有15%的学生表示不读课外书,理由是,有40%的学生表示无时间读课外书,10%学生表示无课外书可读,30%的学生称无读书氛围,20%的学生表示家长教师不赞同读课外书。有部分的学生称因无钱不买书。在个别访谈中笔者发现很多家长因经济原因不给孩子买书,或者说是买不起书,因书价太高。

调查发现,学生暑期选择课外书籍随意性很大。有80%的学生称获取课外读物是由自己随意选购,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10%的学生称所读的课外书由家长与老师推荐,5%的学生则称是由同学介绍或从网络上获取信息,5%的学生称是从租书店租借阅读,而所租借的书籍都是文化娱乐、言情武侠类小说。

辽宁:暑期阅读无目的无计划 阅读内容缺乏选择性

在辽宁,我们就中小学生暑期阅读状况调查发现,他们的暑期课外阅读内容并不很丰富,其中言情小说占31.25%,武打小说占12.5%,中外名著占18.75%,漫画占25%,有62.5%的人选择看杂志。

从暑期阅读习惯来看,他们当中有76.74%的人有暑期看课外书籍的习惯,23.26%的人没有暑期读书习惯。当问及暑期课外阅读的书有多少时,选择很多的占2.33%,比较多的占30.23%,一般情况的占58.14%,几乎没有的占9.3%。

辽宁学生的暑期阅读途径也相对丰富,呈多元化趋势。选择上网的占18.75%,选择去市、区图书馆的占12.5%,选择在学校阅览室借阅的占12.5%,有31.25%的人是自己或家长购买,其他途径的占12.35%。

当问到“对你的课外阅读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时,25.58%的人说是父母,27.91%说是老师,有32.56%的人说是朋友,选择其他的占13.95%。

在分析他们暑期阅读动机时发现,兴趣占首位,为56.25%,其次是娱乐和打发时间,均占37.5%,再次是陶冶情趣,占31.25%,有25%的人是为了了解最新新闻,还有18.75%的人目的是学技术。

整体分析表明,辽宁学生的暑期阅读呈现无目的、无计划特征。无目的主要表现在读课外书随意性很大,很多同学之所以看课外书籍,是因为“喜欢看”,“情节好”,“随便借本来看”;无计划主要表现在,有时数天不看课外书籍,有时一看就看数小时,遇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往往不惜用课堂时间偷偷地看。还有,阅读内容缺乏选择性。这点与阅读的无目的、无计划紧密相连。可以说,正是因为无目的、无计划导致了在阅读内容上不加选择或不会选择。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有限,也是影响课外阅读内容选择的重要因素。

  ■本次调查技术及样本说明

问卷设计/分析统稿:张隽

调查执行/问卷统计:叶萱 王庆辉 李向东 郝国志 罗玉梅 江欣欣

样本特征:来自全国6个省市287名参与问卷调查的中小学生总体状况为,男生47.7%,女生52.3%;年龄结构为9岁以下占30.3%,10―15岁占47.5%,16―18岁占19.7%,19岁以上占2.5%;从学校的城乡分布来看,城区学校占64%,农村学校占3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