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书目推荐:常演常新的保留剧目

2005-07-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每个读书人都梦想在茫茫书海中发现理想的航线,专家的推荐书目往往被青年学子乃至一般读书人奉为可信赖的“书海航线图”。因而,古今中外,书目推荐就成了阅读史上的保留剧目,并常演常新。在此,我们根据专家的文章和媒体的报道,整理了现当代一些书目推荐活动的概况,或可从中一窥不同时代阅

读风尚乃至文化共识的流变。

“最低限度书目”的胡梁之争

1923年,胡适应清华学校学生之请,开出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收书共190种。梁启超认为,胡适本人正在做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这个书目所表示的,只是他自己思想的路径和所凭藉的资料,并不适合一般青年阅读。不列《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反而列入白话通俗小说《九命奇冤》、《三侠五义》等,更让他不能容忍。他说:“若说不读《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便够不上国学最低限度,不瞒胡君说,区区小子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浅陋,说我连国学最低限度都没有,我却不服。”同年梁启超应《清华周刊》记者之请,用三天时间开出了含有160种图书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后来他又为“校课既繁”、“所治专门”的青年学生精简成了《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包括《四书》、《易经》、《楚辞》、《文选》、《李太白集》等20余种,梁并言:“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梁启超的书目很快招致了才子梁遇春的讥诮:“梁启超先生开个书单,就说没有念过他所开的书的人就不是中国人,那种办法完全是青天白日当街杀人刽子手的行为了。”看来学术思路不同,列的书便大为不同。在这个问题上要达成共识,与在学术路径上达成共识一样,大不容易。

鲁迅与“青年必读书事件”

国学书目迭出这一时代风尚在1925年达到了它的高潮。1月4日,北方报刊重镇《京报副刊》向文化界名流征求“青年必读书”,胡适等人均给出了答案,如许寿裳推荐了法布耳《昆虫记》、鲁迅《呐喊》等,常维钧推荐了《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胡适文存》等,而鲁迅则交上一份具讽刺性的“白卷”―――“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并在附注里写下了那句著名的表白:“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有趣的是,鲁迅曾给许寿裳读中文系的儿子开书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等,全都是中国书,卷帙之浩繁,较梁、胡所开列者,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一言激起千层浪,批评乃至对骂由此而起,一时好不热闹。鲁迅这段话也成了后来读书人永远的话题,至今仍常被提起。“青年必读书事件”大概可称得上近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书目事件”。

  《经典常谈》成为“准经典”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朱自清应约为中学生写一本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书,这就是著名的《经典常谈》。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与《汉书》,以及“诸子”、“辞赋”、“诗”、“文”等13章。朱自清在序言中谈到:“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意思的是,该书热销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在“文化”,而在“实用”。经叶圣陶等人的宣传,时人大有“不读《经典常谈》,就过不了考试关”、“不读《经典常谈》,就当不好国文教师”的感觉,自然颇获读者之心。朱自清在去世前二十天答复来信询问“怎样教学生学习国文”的南克敬时,仍把《经典常谈》列为五部“必读书”的第三部。《经典常谈》确实也成为了现代以来一部准经典,成为今天一般文化人的“必读书”。该书比较新的版本由三联书店2004年推出。

  美国高中生课外必读书目

美国的教育机构为高中生开列的一份课外阅读书目颇为著名,所选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埃涅阿斯纪》、《哈姆雷特》、《失乐园》、《罪与罚》、《麦田守望者》、《红字》等文学名著,也包括《理想国》、《独立宣言》、《共产党宣言》等社会科学经典。这个书目被认为传递的是对人类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正等的认同和维护,提供了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基本东西。有人说所选图书对于中学生而言有些艰深,但辩护者以为要对中学生的智力和感受力充分尊重和信赖。

《观察家报》:300年必读

2003年,英国《观察家报》推出了“过去300年中必读的100本书籍”清单。前10名依次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班扬的《天路历程》、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塞缪尔・理查德森的《克拉丽莎》、劳伦斯・斯特恩的《项狄传》、拉克洛的《危险关系》、简・奥斯汀的《爱玛》以及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当代作家也有作品入选,如格拉斯的《铁皮鼓》、米兰・昆德拉的《笑忘书》。

法国人的“理想藏书”

法国读书杂志为帮助读者建立个人的藏书架,从1986年起,编辑与记者在一定的范围内征求学者的意见后,拟定了以文学作品为主的49个专题(包括德语文学、英国文学、亚洲文学、神鬼魔怪作品、宗教、科学、美食等),每一专题推出49种图书。这份堪称庞大的书单(附点评)出版后即为《理想藏书》。编者声称读者可在每个专题里增加一本书,还可以按自己的专业与爱好增加一个专题书架,这样就建成了一个50×50=2500种图书的图书室。这份书单的优点在于覆盖全面、选择精当,但同时仍是“偏见的产物”,体现了欧洲文化中心论甚至是法国文化中心论的局限,例如中国文学方面就仅收入了《红楼梦》、《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唐诗选》、《骆驼祥子》、《家》、《浮生六记》、《水浒传》等10余种,选择难言全面,甚至显得有那么点儿业余。

  人文旗帜下的“应读书目”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文精神讨论成为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热点,也影响到大学对人文教育的重视。1997年、1998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出手,前者在清华教授张岂之、徐葆耕主持下,推出了“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向本科生推荐了包含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4类,每类20种,共80种的书目(包括《庄子》、《诗经选》、《围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卡夫卡短篇小说选》等);后者集北大50名学者之力,推出了“北京大学学生应读选读书目”,包括应读书目30种(包括《周易》、《理想国》等),选读书目30种(包括《世说新语》、《西方哲学史》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份书目都采用了“应读”之名,而避开了“必读”之说,所选也颇有类似处。清华大学教授葛兆光在人文选修课“中国文化名著导读”上的讲授则凝结为《中国经典十种》(2003年上海书店出版),列入了《周易》、《论语》、《老子》、《三礼》、《淮南子》、《史记》、《说文解字》、《黄庭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坛经》等,堪称追随朱自清的新“经典常谈”,但葛著更关注思想性,对佛教经典的重视也是朱氏所没有的。不过,随着“人文热潮”的退却,随着大学生在就业等压力下不得不更趋功利,这些书目产生了多大影响恐怕令人怀疑。

  名著推荐掀起出版商战

2003年,教育部颁布新教学大纲,并向初中生推荐了10种文学名著(分别是《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鲁滨逊飘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巨人三传》),向高中生推荐了20种(《论语通释》、《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这个书目在使用过程中也受到一些非议,如有人认为《谈美书简》、《歌德谈话录》理论性太强,不适合中学生;诗歌作品覆盖面太窄而每本部头太大;等等。书目出来以后,一些出版社瞄准商机,纷纷出版种种“必读丛书”。在竞争中,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囊括30个品种的一套丛书,当仁不让地拔得头筹,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也都以相继跟进。甚至有出版社推出了“中学生不必读”丛书,列入的42本书包括《射雕英雄传》、《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麦田里的守望者》等。由此来看,面向学生的推荐活动除遴选困难以外,也往往牵扯着出版界的商业竞争。(叶子整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