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金斯伯格的多面性

2005-07-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文楚安教授近年来所翻译的“垮掉一代”作品、编选的评论集一问世便成为长销书,颇受欢迎。最近出版的《金斯伯格文选―――深思熟虑的散文》同样如此。仔细读完后,我便感到,这是一本研究金斯伯格乃至“垮掉一代”的必读文献,同时也为读者庆幸,我们终于可以从各个角度深入了解这个伟大的诗人兼社会活动家了。

文选共分为八部分,前四部展示金斯伯格作为社会活动家、青年文化代言人在政治、毒品、个人与东方禅宗以及出版与法律限制等方面的感受,让读者体味美国五六十年代青年运动中反文化运动的热烈和激情,金斯伯格在反越战中的人文关怀;看到愤怒的金斯伯格对美国体制的无情嘲弄,对平庸的大众媒体的极端反感,对冷漠的中产阶级大众的抨击。也正是这些活动和言论,奠定了金斯伯格的叛逆形象和青年精神领袖的地位,在我国,当然也在其他国家,金斯伯格与切・格瓦拉一样成为青年人崇拜的英雄。这个反叛的金斯伯格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形象,可我们往往会因此忽略他作为一个诗人/学者的一面。

文选第五部分是金斯伯格自传片断,其中提及他十几岁时就曾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叶芝的《幽灵》以及布莱克和莎士比亚等人诗作的影响。虽然简短,但也可从中看出他的阅读体系。《与路易斯・金斯伯格的诗面对面》是金斯伯格满怀忧伤为他父亲写下的悼文。父亲是一个抒情诗人,他的诗歌讲究形式和炼字,这是金斯伯格最反对的,“我抵制与我所处时代不相适宜的诗歌风尚―――就像我父亲一样,……用上个世纪的风格写一些过时的诗句,重复着令人腻味的音律和音律中枯燥乏味的思想和情绪”。金斯伯格与父亲在诗歌观念上的冲突让我想起顾工顾城父子对诗歌的不同看法,颇有意思的两代父子诗人,儿子总想从父亲的影响下脱身,创造属于自己的诗歌王国,而父亲则不能理解儿子的世界。尽管如此,金斯伯格还是在父亲临终之时,“为他的理智和谦和而流泪,为他带着智慧博学步入死亡而哭泣,他以宽厚怜悯之心默默记录了他和他父亲的生活,又以同样的宽厚怜悯将他的艺术传给了他的儿子我。这也使我怆然泪下”。这篇文章中,金斯伯格放弃了同父亲在诗歌观念上的对立,以一个读者和阐释者的身份公正地对父亲作出了感怀式的评论。这篇散文和他的诗歌《卡迪什》有着同样的情绪,在诗歌中勃发的是他不加控制的恣意的情感抒发,而散文却看得出作者的理智与温情。

第六部分“文学技巧与BG”、第七部分“作家论”(主要是BG作家)是读者,尤其是研究人员最为关注的,可以说展示了金斯伯格作为一个学者、理论家的风采。第六部分中收入了金斯伯格的创作方法谈,对《嚎叫》和《卡迪什》这两部代表作的创作说明以及他修改诗歌的十四种方法等。这些文章中,让我们发现金斯伯格作为诗人的严谨一面,他决不只是简单地遵循“最初的思绪,最好的思想”理念,而是综合考虑诗歌韵律、气息长短、句子凝练等方面。从他1982年所写的《改诗十四法》一文中,可以看到他对诗歌形式有着严格的要求,虽说早在五六十年代,他曾激烈反对过传统诗歌规则。在多年创作之后,他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观,这或许是金斯伯格逐步走向正统的转变,也是从为主流文学排斥到被接纳的一个原因吧。

《冥想与诗学》和评论惠特曼的论文《论沃尔特・惠特曼:在舌尖上写作或在草叶间行走》应该是整个文集中最厚重的两篇。前者是金斯伯格探讨佛教对BG诗人所提倡的直觉感知诗学的影响,亦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篇比较文学论文。从佛教的“有形即空,空即有形”到BG主张的“理念存在于事物中”,从顿悟到意识灵光的显现等,这篇文章不仅是金斯伯格他对BG作家诗学发展脉络的梳理,也是对BG诗学理念的解释,对理解和研究BG与东方禅宗之间的关系极有启发。后者写于1980年,是步入晚年的金斯伯格对惠特曼一生的解读。惠特曼对金斯伯格的影响众所周知,他把惠特曼作为精神教父来崇拜。惠特曼的坦荡胸怀、在诗歌中表现出来强烈的人文精神、奔放狂喜的基调是金斯伯格所接受的。在该文中,金斯伯格以诗话的方式详尽地评点惠特曼的诗作,从其青年时期情感膨胀的《自我之歌》到晚年平静哀伤的《七十生涯》。诗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心灵交汇在点评中凸现,虽然没有专职理论家那么宏伟的语言和概念,但我倒是更喜欢这样从心到心的体悟与阐释。

第八部分涉及金斯伯格对一些文学和文化现象的杂感,其中包括对名画家罗伯特・拉维涅、电影制片人安迪・沃霍尔、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摇滚乐明星约翰・列侬、大野洋子以及让・热内、亨利・米肖等人的评论。足可看出金斯伯格兴趣的广泛:作为一个诗人他时常保持自己对世界的好奇,世界同样也激发他的创作激情。

本书出版无疑极有意义,在海外亦有所反响,新加坡《联合早报》不久前一专栏作家撰文《为“垮掉的一代”正名》介绍此书,引用文先生《译后记》的话说这是“金斯伯格用文字和渗透其间的思想为后人构建起来的一座不朽的纪念碑”。我还注意到,为避免歧义,书中“垮掉一代”一律用BG替代,这是文楚安教授多年来一直所主张的,何以如此,收入本书的《对于theBeatGeneration的界定》其实已经作了回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