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马大哈可气坚持错误可恨

2005-08-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中华读书报》本期披露的出版界新近发生的奇事,其实是一起严重的出版事故。这起事故的社会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它暴露出来某些出版社生产和管理上的严重混乱,足令人咋舌。

事情并不复杂。一位著述颇丰的作家以其真名同单看社名当属品位高雅的中国文联出版社直接签订出版合同,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今年

5月,作者收到样书,翻开一看,如当头挨了一棒:书上印出的作者署名虽然是他自定的笔名“杜撰”二字,而简历却是不认识的笔名相同而真名不同的另一人。同名作者常见,而印上简历则能够区别身份。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小说印出的署名既然不是真正的作者,尽管并非有意,客观效果同有意冒用他人署名的正在打击的伪书也差不太多,至少属于废品。图书,著译者署名哪怕只有一个错别字,就是废品,何况是张冠李戴。

别人看这起事故,也许就是个新马大哈(相声大师马三立一个著名相声段子里所讽刺的做事马虎、差错不断的笑话人物)笑话。然而,我作为过来的业内人,看到我的同行竟然出现了这种正规出版生产绝不会发生的出版事故,加上此前看到的其他某些出版从业者的不良作为,真是对今天某些出版社内部图书生产的运作和管理感到了担心和痛心。

出版工作被视为文化工作,就在于它做的并非如外人表面看到的只是简单地把书稿加以复制变成大量印刷品(那是印刷厂)。它的基本任务是遴选精神产品(书稿)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书稿的编辑,也就是一道道一层层做起来需要学识又颇为繁琐的编辑把关―――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和发稿,到检查校样(包括处理作译者退回校样上的修改)和付印签字,到最后检查样书核准发行。千万不要听信已经有若干出版社领导自愿接受过“指导”的什么博士以一本《怎样策划畅销书》“讲座资料”为蓝本的胡说,把精力和财力投放到进行不实的包装和低级庸俗的招徕去骗取读者的钱财。那不是什么“策划”,而是奸商的出版“厚黑学”。

出版物作者张冠李戴这样的事故,出版社只要坚持了正常的生产流程,做了如上面简单提到的那些编辑工作,就绝不会发生。出版合同上著作权人和本人签字分明写的是作者真名“陈国辉”,出版社的信函也是寄给“陈国辉收”,结果简介上的真名却是另一人。即使工作人员疏忽,在由著译者审阅校样的生产环节总可以得到纠正的吧。中国文联出版社这本事故图书的责任编辑没有否认“主编发来正确的简历”,也没有否认给作者寄过信,却以个人的繁忙推卸责任说:“主编没完没了地发稿,难道我也没完没了地接稿?……如果每个细节都关注,那就没时间去干别的了。”请看,她抱怨的“每个细节”,本来就是必须关注的最基本的编辑工作内容,她却不得不省下时间去“干别的”,那又是“别的”什么呢?我对如今不少出版社的编辑人员颇为同情,它们被骇人的数量指标压得想做细致的编辑工作而不能。有的甚至迫于盈利指标还不得不做大量本不属于编辑职责的事务。对于处在某些工作环境下的年轻编辑人员,我甚至有点―――用词也许不当―――可怜。他们初入编辑这项新的工作,领导从未告诉他们编辑的职业操守和职责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他们只能靠自己摸索,而周围不称职甚至搞邪门的快手“榜样”又何其多。业内人士私下里抱怨“逼良为娼”,话糙理不糙。

我相信中国文联出版社对这起事故总能够查到具体的“责任人”。但是,事故暴露出来的该社管理混乱,生产环节缺失,岗位职责不明,对职工缺乏教育和培养,这些归结到领导层面的根本原因是否能够真正查出,并进行整顿,我不敢有过高的期望。

理由是,出版社卖出废品,是对读者的欺骗和不负责任,事关本单位的声誉。一经发现,出版者本应该首先立即主动采取措施补救,以减小消费者的损失和挽回自己的信誉。可是,事发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对出错图书仍然拒绝做任何处理(更正简介错误的技术处理也未必要整本书重印,出版者应该比作者清楚)。责任编辑和负责人居然一个说“责任不在出版社”;另一个说“很能理解作者的心情,希望能够和作者协商,得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后者看似通情达理,实则是把废品流出不当回事,把上当的广大读者抛在一边,只打算应付不得不处理的真正作者找上门来的投诉。这就是他们目前对这起事故的态度。须知,马大哈只是可笑可气,如果坚持错误就可恨了。我们的有些出版社,实在需要整顿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