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出版明显提速

2005-08-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进程孕育了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到目前为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两批47种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名录中,我国的昆曲和古琴赫然在目,而今年申报的新疆木卡姆艺术极有可能再次入选。但这不过是我国留存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极少一

部分,更多的民族民间艺术如璞玉在石,尚待发掘和发扬,特别是各种因素构成的威胁,使其很有可能随着时间的逝去难觅其踪,难观其影。因而我们不能仅靠民间文化自身的生命传承,更需要相关组织和单位自觉的保护。有鉴于此,2002年以来,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先后确定了40个国家级试点,一批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去年8月,我国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少数的几个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应起到的作用,要求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名录。包括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等组织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等单位,近期纷纷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其标志性成果之一是出版了一批有重要影响和价值的图书。

这其中,首先应该提到的是“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丛书。作为一项旨在对中国民族民间文艺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收集、整理、保存、出版、研究、利用的基础性系统工程,编纂、出版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工作,1979年就由文化部牵头,国家民委、中国文联有关文艺家协会会同文艺界专家学者陆续发起,吕骥、周巍峙、李凌、孙慎、张庚、吴晓邦、钟敬文、贾芝、马学良、罗扬等专家学者分别担任各卷主编,共计10套,298卷,450册,约5亿字,到2004年止已出版了240卷约4亿字,余下的将于2006年全部完成。这套文艺集成志书包括《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等。该出版工程记述着中国民族民间优秀文艺的历史和现状,被誉为“具有中国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广度和深度”,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民间“文化长城”。

王文章主编、傅谨副主编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今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该系列丛书包括昆曲、古琴、木卡姆、年画、少林功夫、热贡艺术、藏戏、南音等8种,分别介绍了该种文化遗产的基本面貌、表现形态、美学和工艺上的主要特点、历史、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传人,同时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报惯例,也简要介绍了当地政府为保护与抢救这一文化遗产所做的工作和未来的计划。该套丛书是国内第一套系列介绍具体的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对于国内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的申报工作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牵涉到的具体艺术门类中,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18卷系列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中国木版年画题材广泛,是华夏民族社会生活现象的积淀,作品具有深远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社会学、经济学、民俗学、美学、考古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杨柳青的《莲年有余》、桃花坞的《一团和气》、杨家埠的《深山猛虎》以及朱仙镇和绵竹千姿百态的“门神”等。《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作为该系列的示范本已经于今年先期出版。该示范本在冯骥才、薄松年等专家的直接指导与参与下数易其稿,凝聚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各方人士的心血与汗水。在普查的基础上,先后4次拍摄了照片2800多幅,从中精选出年画代表作200幅、雕版100幅,其他民俗、风物、地理村落照片数百幅,形成文字资料10万余字,全面展示了杨家埠年画的传世精粹。余下的《朱仙镇卷》、《武强卷》、《高密卷》、《杨柳青卷》等17卷将在3年内陆续推出。

今年有一本书值得引起关注,这就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本书第一次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制定了较为标准规范的分类代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项分类的基础上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16大类,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比较全面、准确、标准和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工具书,这对于即将全面展开的对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形态、发展留存现状等方面的统计汇总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据图书出版界相关人士分析,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版将是近几年各个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类出版单位的出版热点和重点所在,而且同以往相关题材的图书出版相比,其系统性、系列性、科学性的特点也将更加突出。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非物质文化的物质形态记录决不仅仅是依靠图书一种媒介方式就能解决的,音乐形态更多的可以通过声音加以保存;舞蹈、说唱、曲艺、民间杂技与工艺等更多的可以借助影视载体,只有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的记录,才能真正保持非物质文化这种“活态文化”生机盎然。当然,这种有形方式的记录无论如何是替代不了那种口耳相传的方式的,只有在一种原生态的文化环境中才能保存民族民间文化的原汁原味,这也是此种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点所在。今年5月,来自剪纸、年画、泥塑、皮影、木偶、风筝、绣艺、面塑、织锦、唐卡、绢人、弓箭、古笺等艺术行业的30位没有学院背景的民间艺术家,能够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一批受聘的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原因就在于此。

相关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指集中开展民众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定期展现特定事件的时间。这种时间和空间因其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