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语文》一定要改良为《大学文学》吗?

2005-08-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日,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钱理群、李庆元、郜元宝编撰的新读本《大学文学》,其开卷题为,“《大学文学》:改良《大学语文》的一种思路”,掀起了一场文学改良的热潮。但我总觉得,语文也好,文学也罢,都是以培养人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目的,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目的,无论是叫什么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语文与文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如果说区别,语文更侧重于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词汇语法、谋篇布局、修饰手法等,语文好坏的评定一般都是用考试来实现;而文学则似乎高了一层,它是人的一种爱好和涵养,侧重于审美鉴赏、抒情倾诉、道德培育。语文有语文之实,文学有文学之妙,学生之于语文,社会之于文学,这是毫不矛盾的事情,为何要大呼改良,让语文与文学来个分道扬镳呢?

现在,有人说文学能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和道德涵养,而语文则是应试制度的产物,只重文字表达和逻辑思维,毫无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因此,文学的意义应大于语文。更有一些改良者,把当前社会上人文素质缺失都归咎于语文,似乎改语文为文学就能掀起一场文学革命,彻底提高国民的素质,真有点痴人说梦!对大多数人而言,语文是文学的启蒙,是认识文学世界的一个窗口。不可能人人都去做作家、当诗人,更多的人会在各行各业中运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去处理人际交往、工作生活等等。搞学术研究的不学语文,其论文的语言逻辑力不强,再可贵的思想都无法表现;当医生的不学语文,其病理描述不清,往往会贻误治疗;为会计的不学语文,开出的借据不清,就会造成经济纠纷……难怪苏步青先生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课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学林散叶》250页,上海出版社)作为数学家的苏步青说这样的话,足以证明语文的作用也不亚于文学的意义,所以语文根本无需改良,更不能被分割。

现下学校人文教育缺失,语文教学只停留于应试,为了应试而作文,为了应试而语文。但我们不能把应试之祸嫁到语文身上,这和语文无关,就好像有人用刀子杀人,你能去憎恨那把刀子吗?

所以,语文与文学之辩是徒劳无益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