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三版写了什么

2005-08-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世界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和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教育者之一,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曾任克林顿经济顾问团主席、世界银行副总裁和首

席经济学家,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斯蒂格利茨教授所著的教材《经济学》是世界上最通行的教材之一,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自述:写给教科书《经济学》的中国读者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自从完成第一版以来,我一直积极从事经济政策工作,试图将第一版中阐述的某些基本思想付诸实践,将这些原理解释给总统、首相和议员们(我的新“学生”)。从1993年到1997年,我成为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一员,后来成为该委员会的主席和总统内阁成员。在这些职位上,我为国家经济委员会服务,而在出现了与经济有关的问题时,也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服务。从1997年到2000年,我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直接参与了围绕全球经济危机相关政策的争论。当这个十年行将结束时,我主持了对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进行的批评性的评价。对大多数这些国家来说,这一转轨并不成功,所承诺之繁荣并未出现,反而贫困在增加,收入在下降。这些国家的失败与中国的成功形成鲜明对比,并引伸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为什么结果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在何种范围内,这种差别可归因于特殊的政策?对经济学和经济政策而言,从这些经验中可以得到什么教训?

讨论往往是十分热烈的,当我置身其中时,我深感遗憾的是许多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人们没有系统学习过本书的前两版。我曾指出,许多这些国家在经济危机期间推行的政策加剧了经济衰退,并将负效应扩展到其他国家。经济危机风暴之后,这种看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出于同样原因,日渐统一的看法是,俄罗斯和其他转轨国家推行的政策“休克疗法”导致异常迅速的私有化和自由化,是导致这些国家转轨失败的主要原因。

诸如大萧条和1997~1998危机这样一些时期,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但却为检验经济思想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医生通常可以通过研究病理学,即当身体出毛病时发生了什么情况,而获得许多关于人体的认识。经济学家也是如此。在第一版中我所强调的一些主题已被证明对于理解1997~199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转轨失败都是十分关键的。例如,我在书中强调了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和各国之间的联系。金融市场的脆弱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而国家之间的联系则导致“传染”,像病毒一样,一个经济的“疾病”会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

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的经济问题与其他国家或其他时期的经济问题是不同的。一个时期的问题是失业,一个时期的问题可能是通货膨胀,另一个时期的问题则可能是如何改善经济增长等。同样,中国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合资企业。每个阶段均建立在过去成功的基础上,每个阶段都有计划地处理前些阶段未能处理好的问题。政治家和新闻记者都喜欢借助简单的解决办法,使用流行的口号。然而,现实世界要复杂得多。不过,所有这些复杂事物的背后是一些相对简单的基本原理,尽管一个经济面对的主要挑战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但其背后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经济学》(第三版)更系统、更科学地为读者提供了这些原理,从而可以使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阶段的问题,还可以了解中国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其他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当我着手撰写本书时,我感到现有的教科书中没有一本能够提供对现代经济学的充分理解。自从半个多世纪前保罗・萨缪尔森撰写的最后一部主要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科书以来,经济学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信息经济学”(我因此而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于理解个人和厂商的行为以及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均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考虑到不完全信息和对理性的系统偏离,经济学家对标准分析的局限性有了更好的把握。与这些变化相平行的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制造业在迅速萎缩,就像一个世纪以前农业的萎缩一样。对与互联网相联系的“新经济”的诸多讨论可能有些言过其辞,但也确实出现了许多重要变化,我们在这一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对中国而言,这些变化提供了新的机会,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互联网意味着世界上每个地方的人都可以接触到巨大的知识存量。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分开的不仅是资源上的差距,而且是知识上的差距;而对那些掌握了互联网的人来说,这意味着知识的差距在迅速缩小。在发展中国家里,中国属于最善于利用新技术的国家之一。然而,新技术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微软公司(Microsoft)这一全球性垄断厂商,突出表明了确保竞争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明显的全球性问题需要采取全球性的行动。为确保更多地接触到这些重要技术,某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采取了促进开发源代码技术(Linux系统)的措施。

我在过去十年里有关经济政策的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一部反映这些思想变化和我们周围世界变化的教科书的重要性。

像第二版一样,本书不仅考察了厂商和家庭关于如何支出、提供多少劳动、生产多少、储蓄多少等决策,而且考察了宏观经济学,包括增长问题、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等,它们都是公共政策讨论的中心内容。对宏观经济学的讨论是建立在前面章节的坚实微观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这种联系不仅是最近五十年经济学所发生的主要变化之一,而且其重要性在东亚危机中被戏剧性地显现出来:金融机构的脆弱和企业的严重负债(特别是欠国外银行的钱)是导致1997~1998年经济衰退和萧条的主要因素。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而写作一部教科书也涉及到许多选择。在写作经济学原理教科书时,做出选择尤其具有挑战性: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讨论,但篇幅却有限。我深信,本书的选择―――既包括主题的选择,也包括每个主题中所强调的问题―――涉及到诸如技术进步和激励、私有财产与利润、竞争与贸易、通货膨胀与失业等十分广泛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读者在学习经济学科丰富而广泛的内容与对当代关键性的经济问题深入理解之间保持平衡的愿望。

众议: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三册

谭崇台 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

因信息经济学的杰出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第三册中集中讨论了“新经济”问题,即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解释新经济现象和新技术对微观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从经济学最新发展的视角对其最根本的原理进行了精辟的解说。

斯蒂格利茨曾担任克林顿的首席经济顾问的经历以及沃尔什因其货币经济学研究而享有的盛誉,使本书的宏观经济学部分拥有最具创意的见解。他们对货币政策规则曲线和总需求-通货膨胀曲线的运用,反映了许多国家货币政策的重点转移到对利率的控制这一新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1997年至1999年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书中对中国的经济转轨进行了比较中肯的评价。与国外其他经济学原理教科书相比,本书更适合中国学生。

王则柯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糅合了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内容,这是现代经济学前沿的题材。同时,新版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从“汽车切入”改为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为代表的“新经济切入”。

钱颖一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经济学》第三版对前沿学科非对称信息理论的介绍(他为此获得诺贝尔奖)、对经济政策在现实中的应用(他曾是克林顿的首席经济顾问)、和它的国际化视野(他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都是其他同类教科书不能相比的。

徐滇庆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系教授

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电工、机械,在各类教科书中,经济学教科书更新换代的速度最快。北美教经济学的教授总是在这本书中寻找新经济、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最新概念的经济学解释。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

虽经济学原理已成公共信息,但一部受欢迎的原理教科书的创作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得当的选材、完整的概念框架、清晰的分析语言和工具,也要很多精彩的故事和案例,它能提示并帮助读者理解当前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当然,在21世纪,它还要有便于教与学的电子课件辅助系统。斯蒂格利茨和沃尔什教授的《经济学》第三版具备这些优点。

  王江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

《经济学》第三版基于中国实际情况,以丰富的内涵、创新的体系和生动的案例为鲜明特点,不仅适合作为中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的教学用书,还能成为广大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有价值的参考书。

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

尽管经济学本身并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矛盾,但肯定有助于我们在矛盾面前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是一个关注现实问题的经济学家,他和卡尔・沃尔什合著的《经济学》中文版的出版,对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经济学教授

斯蒂格利茨对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理论、对发展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对公共财政和公司财务、对产业组织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对农村组织和收入分配等各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基于他广泛的研究兴趣,他的《经济学》一书反映了经济学各个分支的前沿知识。

陈平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主流经济学内部第一个杀出的“革命家”,用“以己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否认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发现“信息不对称”,他还对规模经济和非线性的供求关系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说:数字时代的经济学教科书

■黄险峰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1993年第一版)出版后被认为是继萨缪尔森的同名教科书(1948年第一版)出版以来最具国际影响的一部经济学原理教科书。该书一出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就被翻译多种文字,包括西班牙文版、德文版、意大利文版、日文版、拉脱维亚文版。梁晶工作室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推出的该书第一版和第二版的中译本,在国内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该书第三版的中译本也即将出版,作为参加了第二版和第三版翻译的一位译者,很想与希望了解本书特点的读者朋友们交换一下自己的看法。

熟悉前两版的读者会首先注意到一个变化,那就是斯蒂格利茨增加了一位合作者卡尔・瓦什(CarlWalsh),他是圣克鲁斯加州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因其货币经济学的研究而享有盛誉,是著名的研究生教材《货币理论与政策》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学译丛”系列出版了中译本)。卡尔・瓦什的加盟将他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和教学经验融入到了这本教科书中。

总体上讲,第三版对第二版从头到尾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修改。总的篇幅有所减少(大约减少了15%),并从第二版的40章减少到了第三版的37章。同时,为了便于教学,对章节的安排也作了相当大的调整。不过,信息量仍然很大,足以向读者生动地传达现代经济学的丰富内容和对现实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解释能力。

由于作者的一个基本目的是要写一部反映经济学最新发展和尽可能反映经济学家研究方式的现代教科书,第三版在保持前两版特点的同时,有一些特别重要的变化。首先,由于策略行为已渗透到现代经济分析之中,作者增加了关于“博弈论”的一章,利用简单的例子介绍诸如纳什均衡、占优策略、后向归纳等有关概念和分析方法。其次,经济波动模型反映了宏观经济学家近年来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的政策分析框架。第三,利用通货膨胀和产出来建立波动模型,而不是基于价格水平建立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然后附加一个价格水平调整模型来解释通货膨胀,这对于分析那些采用了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中央银行的政策实践,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框架。第四,对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的分析和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中国的经济转轨进行中肯评价。作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直接参与了围绕全球经济危机的政策的争论,并主持了对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进行的批评性评价。

第三版中最大的变化或许是关于“新经济”的讨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解释新经济现象和新技术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影响,这一变化贯穿本书的始终,不仅反映在内容上,而且也反映在体例上。作者希望读者了解,虽然“技术变了,但经济法则并没有变”:自亚当・斯密以来,无数经济学家建立和完善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了解现代经济的指南。虽然生产的方式、所生产的商品、以及交换的方式,都在发生急剧变化,但基本经济法则仍是我们了解21世纪经济运行的钥匙。

为了体现这一视角,作者对第二版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在使读者系统把握现代经济理论同时,还着力于使读者了解经济理论如何有助于我们理解新经济现象,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以及新经济现象如何增进了我们对经济理论的认识。

比如,前两版均以“汽车与经济学”作为全书的出发点,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汽车工业透视出其所牵涉到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而在第三版中,这一章则变成了“新经济与经济学”,而前两版的“汽车简史”也变成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故事”,并通过互联网的故事来引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同时,体例上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变化。比如,几乎每一章均有“e 观察”栏目,将经济学原理应用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最新发展上(我们将e Insight以及e Case分别译为“e 观察”和“e 案例”,感觉有点怪怪的,但实在是找不到更恰当的译法)。一些“e 观察”包括“市场、交换与电子商务”、“互联网时代美国的比较优势”、“2001年的衰退:裁员与停产”、“信息、竞争与互联网”、“网络外部性、新经济与垄断势力”、“利用互联网增强价格歧视”、“信息技术与新经济”、“劳动市场与互联网”、“新经济与不平等”、“新经济与创新”等。每一章均有一个或多个“互联网连接”栏目,提供互联网资源和主页的有用链接。

不仅如此,在每一篇最后均有一个综合案例,并被称为“e 案例”(e Case),主要利用该部分的经济学原理,更深入地探讨“新经济”问题。这些案例包括“‘新经济’与旧经济学”、“电子商务”、“信息时代的竞争政策”、“在线金融服务”、“信息技术与宏观经济”、“商业周期变了吗?”、“提高限速”和“生产率与NAIRU”。最后三个案例在标题中虽然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新经济”特征,但所讨论的仍然是新的信息技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尽管前几年人们对新经济的许多讨论确有言过其辞之处,但信息技术对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利用现代经济理论对这些变化进行理性分析,不仅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而且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把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因此,这样一部经济学入门教科书确实使人耳目一新,似乎正是经济学界所期待的。

可见,对初次学习经济学原理的读者而言,这部教科书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教科书前两版能够为广大中国读者所喜爱,表明与国外其他经济学原理教科书相比,本书更适合中国学生。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优点外,还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不像其他许多同类教科书通常省略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模型之间的联系,利用图形或通俗故事直接给读者一个又一个结论,本书的模型推导和理论阐述更为严谨。其二,斯蒂格利茨本人认为,他的这本教科书在亚洲能够获得成功一个的原因是,其他美国教科书都是为美国学生写的,而这些教科书的作者中没有一位对亚洲经济比较熟悉,而他是中国经济和其他亚洲经济的比较亲近的学生(他1967年第一次到亚洲,1981年第一次到中国),东亚经济的成功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参见“中译本序”)。 (本文作者为《经济学》(第三版)译者)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被认为是萨缪尔森的同名教科书出版以来最具国际影响的一部经济学原理教科书。《经济学》第三版既继承了前两版的特点,重视不完全竞争和信息经济学,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和经济增长等,同时又是经过彻底修改的全新版本。首先,由于策略行为已渗透到了现代经济分析中,作者增加了关于“博弈论”的一章。其次,对经济波动模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比如,利用通货膨胀和产出来建立波动模型。第三,对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中国经济转轨进行了中肯评价。

 第三版中最大的变化或许是关于“新经济”的讨论。作者希望读者了解,虽然“技术变了,但经济法则并没有变”。为此,作者对第二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在使读者系统把握现代经济理论同时,还着力于使读者了解经济理论如何有助于理解新经济现象,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

作者希望本教科书能够反映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书中的许多新观点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正如作者在“写给《经济学》的中国读者”中所说:“尽管一个经济体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但其背后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经济学》(第三版)更系统、更科学地为读者提供了这些原理,使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阶段的问题,还可以了解中国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