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很晚的时候才感受到西方的风

2005-08-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我们这一代没有赶上战争,战争电影就成了我们必然要读的史诗。我们知道斯拉夫人、蒙古人、朝鲜人,当然还有我们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经历,却不知道更远的地方――那些西方人的故事。而在60多年前的那次战争中,他们和我们有着共同的命运――遭遇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最具毁灭性、规模

最大的一场世界性大战――我们在很晚的时候才感受到西方的风,那同样反映了“人类历史和情感诸多不堪回首、最为长久而执著关注的大事件”的电影,反法西斯电影。

西方二战史诗电影

很多年后,我们中国人才见识了西方二战电影――当然可能有少数人在文革前就看过卓别林在1940年自导自演的讥刺希特勒的《大独裁者》,但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真正在电影中见识西方的反法西斯战争。

其实在东西方隔绝、在南北方(中苏)对峙的时候,在我们只能看到《地道战》和《地雷战》的时候,西方就拍出了场面颇为壮观的、态度也非常严肃的具有史诗意味的电影。比如拍于1962年的《最长的一天》――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诺曼底登陆都是人类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事件,这部表现被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一天”的片子,大概是二战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史诗觉醒,直接启发和催生了《解放》等苏联史诗大片的诞生。再比如,西线的坦克战规模虽然远远小于苏德战场,但英美也心无怍愧地于1965年拍摄了发生于比利时境内的坦克战――《坦克大决战》……这些史诗传记片中最为中国观众熟知的恐怕是拍摄于1970年的《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曾是好莱坞耗资最多、场面最大的一部战争片,讲述了“美国军队史中最有个性的人物”――巴顿的故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电影评论家许婧说:“二战中的著名人物如:盟军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统帅、美国总统罗斯福,具有超凡组织与协调能力的艾森豪威尔,无畏勇士麦克阿瑟,战场雄狮蒙哥马利,‘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尔等都被搬上银幕,但惟独巴顿的塑造最为有血有肉。”

美日合拍的《虎!虎!虎!》,也摄于1970年,表现的是日本海军在山本五十六的策划下突袭珍珠港的整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片子对“大日本海军”的“性格”进行了若有若无的讴歌。因而这部片子启发了日本人日后用电影这个武器进行“民族叫嚣”的“灵感”,催生了《啊,海军》、《山本五十六》等一批日本独自拍摄的、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电影。

《中途岛战役》(1976)在中国放映时,已经是文革末期了。看来导演杰克・斯米特在控制战争片节奏方面并不是太擅长,双方的战事讨论拍得很多,而吸引人的情节似嫌不够,但超级明星阵容有很大的吸引力,而海战的场面也实在拍得逼真惨烈,这使这部片子仍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也开了日后战争片惨烈大场面的先河。

该片在中国放映时“四人帮”已被打倒,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已经略有松动,因而属于半公映状态。一位作家回忆道:“还记得是在70年代末期,单位礼堂放《中途岛战役》,不知怎么消息提前传出了,当晚来了附近居民几千人挤爆了礼堂。这种狂热地对电影的爱,不是正常的世界里应该有的事情。”

西方二战电影中的人性

对于西方和苏联反法西斯电影的不同,一位研究者这样写道:“当好莱坞电影可以动用所有的技术手段与煽情技巧,渲染战场上横刀立马的英雄主义的时候,前苏联电影相较之下,还有一个好莱坞电影所不具备的温暖而软弱的领域。这是一个由女人、家园、情感交织起来的战争软肋,苏联电影凭借着它独特的战场地位,在各个领域都有着独特而动人的发现。”

这种说法很像是真实的,但又有些极端,好莱坞自是没有苏联电影的那种荒原情绪和农妇的忧伤,但它的许多战争片中也有脱胎于西欧十七八世纪文化的那种优雅的、珍视人性的传统。

在众多西方二战电影中,1944年获得第16届奥斯卡3项金像奖的《卡萨布兰卡》是部经典之作,缠绵悱恻如泣如诉的爱情往事、富有异国情调的北非市景、惊心动魄的追捕与逃亡同爱国主义基调和反法西斯激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伴随着那首忧郁伤感的名曲《时光流转》经久不衰。

正如著名导演冯小宁所说的:“对于人类历史上共同出现于西方和东方的战争恶魔――法西斯主义,如果我们不把它永远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并且隔些年就再加几个钉子,谁能担保它哪天不会复活了呢?以电影来说,《卡萨布兰卡》就是这样的钉子。”

《桂河大桥》(1957)也是文革后我们才见识的西方早期二战片子。此片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七项大奖。被称为“影史上最出色的战争片之一”。电影描述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上校尼柯逊率领的6百官兵在新加坡被俘,日军将他们运往缅甸丛林中的战俘营囚禁,并逼令他们在该营所在的桂河建筑一座桥梁,以便接通曼谷与仰光之间的铁路运输,谁知当战俘将桥筑好时,从战俘营逃出的美军少校希斯却奉命回来炸桥,眼看自己的心血结晶要被毁灭,战俘们心不免痛了起来……没有一般的是非观,而全从人性上立意行事,这是这部片子不同于一般战俘逃亡电影的关键。

中国人自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中国人认为最好的二战影片可能不是出自好莱坞,或者说不是好莱坞的得奖名片。20多年来最受中国观众喜欢的、或者说最能打动东方心灵的西方二战片,是一部名气远不如众多好莱坞影片的法国片子《老枪》。笔者所接触的中国许多名家可以心气很高地评说世界的名书好片,但说到《老枪》,就都静默了……

“古堡与亲人同在!”作家乔良评说,“这里没有高调。妻子、女儿、古堡就是主人公眼中的祖国,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电影可以从这里学到太多的东西:冷静、沉毅的叙述,把爱埋在心里的善良……”

一个叫乌尔沁的作家这样感叹:“《老枪》是西方反战类型影片当中,一尊激情与挚诚双并的护魂艺术瑰宝!”

关于《老枪》和同类影片,一位女作家这样写道:“在西方战争片中,以忧郁而痛楚的笔调描写战争以外的和平生活的,决不止《老枪》一部。西班牙影片《钻石广场》,写了法西斯战争给一个女人和一个民族所带来的灾难,影片以怀恋的目光频频回顾战前的生活,那时的生活虽然宁静,却也是琐碎的、单调的,充满着无尽的烦恼。美国影片《永别了,武器》中的男女主人公,在摆脱了可诅咒的战争以后,并未过上美满的理想化的生活,一个死于突然降临的难产,另一个陷入了比战场上更难于自拔的痛苦的深渊。在这些编导们的心中,‘战争片’所要表现的,依然是我们的人生。”

犹太人被反复描写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那些被浩浩荡荡引进中国的好莱坞大片彻底粉碎了中国读书人进影院看西方电影的习惯。中国知识分子在艺术上的感受可能跟古老的欧洲人更相近些。著名摄影师、导演侯咏回忆了他当年不喜欢好莱坞那些只炫耀技巧和形式主义东西的电影,而特别喜欢一部英国人拍的电影《苦海余生》,这道出了当年刚走出文革的中国人对“苦难艺术”的感同身受。

《苦海余生》应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西方二战影片之一。这部英国公司拍摄的、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内地引起很大反响的电影,讲述了一艘满载犹太难民的船如何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靠岸的故事。演员阵容空前强大,费唐纳薇饰演的医生的妻子,让人永久难忘。

诗人陈坠写到当时观后感受:“《苦海余生》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犹太人无处栖身而被赶来赶去的悲惨命运。昔日的家园已被强权者劫掠一空,废墟之上,回荡着的永远是流浪者之歌。至于死亡,无疑是生命的最后一次地震,且是一次彻底陷落的地震。”

与之相近的另一部极受中国知识界喜欢的反映犹太人命运的电影,是晚近才出的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师》(2002年)。作家徐小斌说,她整个下午都笼罩在一片悲情中。“这片子超过了许多奥斯卡获奖影片”,直指心灵深处,“欧洲人的心灵体操无疑比美国人做得好”。

犹太人波兰斯基本人3岁时就与全家身陷希特勒占领的波兰,他对犹太人悲苦的命运感受很深,大概受《辛德勒名单》的启发,他要用震动世界的作品表现自己民族的命运。他的作品讲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艰难的逃亡,经过了地狱般的黑暗后终于等到了黎明,给他生机的是一个纳粹军官,影片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人性的转变。评论家许婧说,“这种暧昧而适度的赞美反而提纯了钢琴家顽强的生存意志。”

一位旅法的中国评论家这样比较《钢琴师》和《辛德勒名单》:“同是描写二战时犹太人艰苦求生的电影,《辛德勒名单》拿了美国最高的奥斯卡奖,《钢琴师》拿了欧洲最高的戛纳奖,外加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名声不相上下。两部电影都是美国资金拍的英语片,都在波兰拍摄,《钢琴师》的一些情节在《辛德勒名单》里也出现过……。乍看起来,两部电影只要拍一部就行了。但看完《钢琴师》,我就是觉得里面有些什么地方跟《辛德勒名单》大大不同。从技术上说,我崇拜《辛德勒名单》,但比较影片立意,《钢琴师》远远胜出。《辛德勒名单》是部简单的英雄电影,《钢琴师》是在没有人性的年代寻找人性光芒。”

说《辛德勒名单》是部简单的英雄电影,也许不太公平,事实上,《辛德勒名单》几乎横扫中国文化界。一位评论家说:“《辛德勒名单》几乎每一个画面都很细腻,内涵深刻。举一个鲜有人提到的例子:马童在奔跑中,配音是奔跑声、两声枪响。隔了片刻,画面只是背景,又想起了一声枪响,画面上没有马童,奔跑声停止了。一副苍白至极的冷酷地杀戮场景!同时表达的,是歌德内心激烈的斗争:国家意志、权力、饶恕、人性、兽性……我所见过的国内的片子里,没有任何画面能表达同样多的内涵!”

来自地中海的呼唤

近年来,好莱坞拍摄了许多非常好看的二战片,把极为严肃的人类对于战争的思考化解为与商业紧密结合的娱乐。

好莱坞对情节的热衷,使得它无所不在的戏剧化构思上天入地,在表现从伦敦本土轰炸德军的空战影片《孟菲斯美女号》中,狭窄机舱里的士兵们的性格冲突,伴随着战事而愈演愈烈;在反映潜艇战的《U 571》中,盟军小分队冒险抢夺了德军的潜艇,与前来求援的德军战舰,展开了猫与老鼠的游戏……还有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珍珠港》,情节更紧张,场面更浩大,人物造型更酷、更帅,完全迎合了年轻一代的欣赏趣味,这使得好莱坞的二战片始终能令人惊羡,快意地虏获可观的票房收入。

与好莱坞的风格对比明显的是地中海国家那种纯艺术片味道的二战片。其实如果世界上没有大国的二战电影,光是地中海沿岸那些中小国家的琳琅满目的片子就足够给我们一个关于二战的人性记忆,这又一次扎扎实实说明,电影本质上不是规模和投资,而是故事和心灵。

近来国人老在提一部片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赞誉竟然非常一致,这在中国不多见。这又是一部意大利的电影――意大利已经贡献给世界很多经典了,像电影大师罗西里尼的现实主义杰作“战后三部曲”:《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游击队》(1946)、《德意志零年》(1947),像维斯康提的《纳粹狂魔》(1969)和费德里・费里尼的《想当年》(1973),等等。

但这些都遮不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新的光辉。这部用意大利语拍摄的二战题材影片没有去反映二战战场,而是描写一个平静的离战争很远的小城。梅琳娜是一位远赴战场的军人之妻,她因美丽而成为男人追逐的目标、女人嫉妒的对象。当梅琳娜的丈夫在前线阵亡的消息传来时,这位美丽女人的生活也在走向绝望,流言、困窘与各色男人都像嗜血的苍蝇一样围聚而来,她的男人在战场上为墨索里尼献出躯体,她在家乡却不仅身体被玷污,精神也遭羞辱,美国兵入城时全城人夹道欢呼自己被“解放”了,而梅琳娜被众妇女虐打时,所有人都在旁观,只有一个一直观察并默默爱着梅琳娜的小男孩知道真相,却无能为力,只能在没人的时候对她说一声关怀的话,表示还有人是公正的。“不仅仅是西西里”,《文艺理论与研究》杂志社长、著名评论家吴祚来看过这部片子后很感动,“当看到主人公被当街凌辱时,自己心里的震撼难以言表,很心痛!西西里的上空有一个大独裁者墨索里尼,当一个政体被谎言控制时,人民也就成了群氓,它只有生理本性而失去了来自灵魂的正义的力量!”

另一部地中海味道很重的电影是法国喜剧片《虎口脱险》,毫无疑问这部片子可以荣登最被中国人喜爱的西方二战电影行列。中国文化界许多人看过不止一遍,“那是在某种忧愁的时候,开脱自己心灵的最好方式之一。”音乐人、专门挖掘演唱西部民歌的李亚蓉这样说。

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评论家许婧说:“《虎口脱险》中,法国指挥家拒绝演出瓦格纳的歌剧。瓦格纳身为一名反犹太人的种族主义者,狂妄、自大、虚伪、嫉妒心强、不可一世,向来不被音乐界接受,但深得希特勒的倾心,法国影片的这种选择指向性非常明确动人,他们的批判显得如此浪漫。”

电影人聂建国说:“在法国的二战影片中,《虎口脱险》是很特别的一部。化幽默为力量,也许可以化解法国二战影片中很少表现正面抵抗力量的尴尬。

与《虎口脱险》异曲同工并同样被中国人喜爱的喜剧片是美国人约翰・休斯顿在1981年拍摄的《胜利大逃亡》。足球大腕贝利的笑脸、西方人的乐观,着实鼓舞了才从文革阴霾中走出的中国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