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最美的器物

2005-08-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学问的境界学问的美,有多种类型,我个人偏好的,是把学问做得可爱做得亲切的那种。王世襄先生的学问,在我看,正是这样的境界这样的美。《锦灰三堆》面世,给天下热爱王先生文字的读者带来了新的欣喜。

王先生曾在音乐研究所研究过古代音乐,后因人事变动,不得已而中断。在王先生涉及的学术门类中,中国

古代音乐不算他成果中突出的部分。《锦灰堆》和《锦灰三堆》中,各有“乐舞”和“音乐”两部分,其中《古琴曲〈广陵散〉说明》、《琴书解题》、《王世襄藏本〈松弦馆琴谱五〉目次题记录存》、《〈?露轩琴谱〉题记两则》等与琴有关。琴曲《广陵散》是著名大曲,研究者甚多,而最重要的成果,一是伟大的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打谱的《广陵散》,再就是王世襄先生的《古琴曲〈广陵散〉说明》,一曲一文,将这件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清晰而雄伟地复活于世。琴作为中国古代音乐中境界最高、历史渊源最深的乐器,文献众多,传承中的变化最复杂,而且,对此进行科学整理研究的人极少。王世襄先生的《琴书解题》,尽管只是残稿,体例和方法却清通简明,在不算太多的内容中显示出极好的学术天分和功力。对今天、今后从事这项极有价值工作的学者来说,这部残稿的体例和方法都堪称范例。王世襄先生并不以琴学家名,仅此一斑,可知王先生在他用力最勤的?饰、匠作、家具等领域成就何如了。

最爱读《锦灰堆》中的“忆往”之文。王先生爱文物,更爱朋友。《锦灰堆》、《锦灰二堆》、《锦灰三堆》中的许多文章,王先生写的都是他的朋友,无论是德学兼美的文化巨擘,还是清寒无名的匠人,都被王先生赤诚地怀念着、惦记着。管平湖、陈梦家、张伯驹、梁思成、张光宇……。对于才华崭露的后生晚辈,王先生或褒扬鼓励,或指出不足,也是一片诚恳,实事求是。而对于一些不堪之人不堪之事,王先生也没有掩抑他的批评。这些,都是王先生深于情的表现。在我看,王先生的学问之所以做得好做得美,其根源,在于他是重情义的人。

读王先生的著作,其中的一大享受是看那些器物的照片。无论是举世皆知的宋牧仲紫檀大画案这类重器,还是鸽哨、火绘葫芦这样的“渺小”之物,即便是在纸上看这些器物的图片,也是能让人饱眼福的。我特别想说一说的是,为了把器物的工艺构成说明白,王先生的文章中常有一些器物形态、纹饰、结构的细致、精美的线图,这都是王先生的夫人袁荃猷先生手绘的。它们与王先生的文字相依相衬,不仅有丰实文章的功用,更有种心心相印的美。

《王世襄自选集――锦灰三堆》三联书店2005年7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