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常技术的文化阐释

2005-08-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7月24日下午,中国与德国学者柯尼希(Wolfgang Knig)、傅玛瑞(Mareile Flitsch)、华觉明等专家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共同组织了“中国与西方的日常技术:走向人工品的文化解释”专题讨论,会议的8个报告吸引了不少国际技术史委员会的成员和相关学科的学者。

以往的

技术史研究主要关注技术史上的重大发明创造,而较少注意那些不起眼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日常生活中的技术。近些年来,技术史家越来越多地探讨处于边缘位置的日常技术,并从社会、文化视角对其加以考察,引入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7月24日上午的研讨会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趋势。

餐饮文化在文化交融和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技术史家柯尼希教授作了《上馆子吃饭:全球化时代的餐馆景观》。他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化背景中的餐馆、烹饪技术及消费社会的发展,探讨了餐馆烹饪的种族、地区和国家的特征。为了介绍餐馆景观的发展,他提出了整合社会文化结构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结构中介(structure agency)”概念,其构成要素包括收入、空闲时间、旅行、移民、民族和文化陈规等,结构中介的参与者有餐馆老板、顾客和评论家。德国慕尼黑科学技术史中心的韦伯(HeikeWeber)博士在《物质、实践与经验:论20世纪消费技术中的以使用者为中心的焦点》中进一步拓展了关于消费技术的讨论。他从技术史、消费史和物质文化史的视角考察日常技术,提出以用户为中心来分析20世纪消费技术的途径。

20世纪后期的技术史家吸收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拓展了技术的文化解释视野。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哲学中心的傅玛瑞博士作了《从席子水平到椅子水平:技术人类学视角中的火炕》的报告,将人类学方法用于分析过去很少引入注意的中国传统火炕技术。她讨论了中国人使用火炕、炕席、椅子的传统,用人类学方法解释了这些技术的产生、转变和及其对人的活动姿势、生活习俗等的影响,展示了一个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有趣的思路。

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日本的渡部武教授和唐立(Christian Daniels)教授。他们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技术和文化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工作,分别出版了《西南中国传统生产工具图录》和《云南物质文化-生活技术》等专著。渡部武先生作了《古代中国的犁耕技术》的报告,翔实地分析了中国文化中的犁耕技术。唐立教授在《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身体-工具关系》中讨论了人体的姿态与所用工具构造的关系,既追寻了中国的文化渊源,又比较了中外的不同传统。

法国技术史专家Francois Sigaut阐释了欧洲谷物收割技术和工具的传统。为了与中国技术作比较,他还特别参观了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展品并与中国专家交换了资料。笔者有幸协助组织这场研讨会,介绍了中国传统的水磨技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