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史比较中的技术转移

2005-08-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技术史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技术发明,还包括技术转移、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等。技术转移涉及到文化传播、经济扩张、殖民地、国际关系等问题。中国近现代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线索是国外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尤其是西方技术向中国的转移。那种成就描述式的科技史研究显然很难全面反映这一特征。

欧洲、美国、日

本等对技术转移的历史已有相当的研究,成果甚丰。为了加强中国学者对技术转移史研究和中外学者的交流,木本忠昭教授、穆荣平研究员、李成智教授等分别代表中日两国的技术史委员会,于7月28日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合作组织了“技术转移与欧洲在东亚的扩张”研讨会,共有12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吸引了一些国际同行参加讨论。

这是中国技术史委员会与日本技术史委员会首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合作组织研讨活动,并邀请了两位韩国学者作报告。组织者事先商定尽量探讨相同和相似技术的转移,以便于比较。比如,三国学者都讨论了电信技术在本国的发展,其中日本学者共准备了4个关于电报技术的个案研究报告,韩国学者作了两个报告,中国学者贡献了一个报告。三国学者还深入阐述了欧美的铁路、汽车、无线电等技术向东亚的转移及社会文化因素,开阔了三国的技术史研究的视野。比如,日本技术史家木本忠昭教授作了《日本明治时期技术转移中的一些问题》,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近代技术转移的日本及当时日本的社会文化与境,并为分析近代中国技术引进等提供了比较对象。穆荣平研究员在《从德国到中国的技术转移:对上海大众汽车的案例研究》中讨论了德国轿车技术向现代中国转移中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等问题。

学术交流不仅仅是在研讨会上,会场之外的自由交流和聚会也同样重要。该研讨会之后,受国际技术史委员会(ICOHTEC)和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地方组委会的委托,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力学史与技术史课题组代表中国技术史委员会组织了国际技术史委员会的传统活动――爵士乐晚会,为各国学者提供了一个放松的场所和交流技术史研究信息的机会。有150多名技术史和相关领域的学者参加了晚会,演奏者主要是活跃的技术史专家和国际组织的负责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