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郑和想到海尔达尔

2005-08-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活动如火如荼之际,联想到这本《孤筏重洋》(重庆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恐怕是相当“另类”的了。

想想看,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长达百米以上(具体数值现今学者颇多争论),在当时独步寰宇,简直就像如今的“企业号”航空母舰!早年李白有豪情万丈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云帆济沧海”,但当时他所能想象的航海楼船,跟郑和的宝船比起来那就差得远了。而《孤筏重洋》呢?书中的“筏”是什么玩意儿?那只是印第安人的木筏子!

当然,这本书里讲的事,也是航海,这一点或许可以是联想的基础。印第安人的木筏子虽小,但是《孤筏重洋》所记述的这次航行,从海洋探险的角度来说却是一次真正的壮举。本书就是这次航行的实录。1950年首次出版之后,已经再版了15次,并被译成几十种语言的文本在世界各国出版。我们常说中国人缺乏个人英雄主义的探险精神,读读此书,倒也好间接领略一番。

《孤筏重洋》的作者海尔达尔(Thor Heyerdahl),是挪威的人类学家、海上探险家。他在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上作人类学调查时,岛上的遗迹、传说等等使他得出一个理论:该群岛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公元五世纪时从南美洲来的。但是他的理论没有人相信,因为通常认为,那时南美洲土著还在石器时代,连船也没有,可能用来航海的工具只有木筏――难道用木筏可以横渡太平洋吗?

但是海尔达尔“执迷不悟”,他要证明他的理论,证明他的猜想是可能的。他的想法非常浪漫主义――他要用当时的条件,亲自重现他想象中波利尼西亚群岛先民的越洋航行。最后他终于找到了5名志愿者,和他一起用严格按照原样仿制的印第安人的木筏“康提基号”横渡太平洋!1947年4月他们从南美秘鲁出发西去,经历3个多月的生死航行,越洋4000余海里,终于到达波利尼西亚群岛。

海尔达尔和5名志愿者的英勇航行,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用印第安人的木筏可以横渡太平洋。之所以要加上“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限定语,是因为我们毕竟无法断定,公元五世纪时的航海者们――假如真有的话――是否已经掌握了海尔达尔他们所掌握的航海知识。然而,海尔达尔他们用性命作赌注所完成的航行,其实仍然不能最终证明他先前的理论。因为即便用印第安人的木筏真的可以横渡太平洋,并不等于印第安人确实在公元五世纪时从南美洲渡海来到了波利尼西亚群岛。

不过,话又要说回来了。海尔达尔的思路――即设法将他认为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在今天重演一遍,在我们大举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还是显得挺有创意的。比方说,那些主张郑和宝船应该比现今多数学者所主张的尺度更大得多的人,可以考虑将这样的船用木料造一艘出来,如果真的可以造成,并且真的可以远航,那起码也可以增加一些他们的理论的说服力。又比方说,英国前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写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他坚信在哥伦布之前数十年,中国人在郑和的领导下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发现了新大陆,那么他和他的观点的拥护者们,是不是可以见贤思齐,考虑向海尔达尔学习,设法造一艘郑和当年的宝船,然后用它来环球航行一次呢?

按照这种思路,即使保守一些,我们至少可以造一艘郑和的宝船(只要多数学者所主张的那种尺度即可),沿着当年郑和的航线(不用孟席斯所主张的环球航行),重走一回郑和下西洋之路吧?事实上,这样的想法两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提出此议的是一位台湾学者,当时他为了此事风尘仆仆奔走两岸,得到了内地有关方面的热情支持,当时议定:这艘郑和宝船由上海交通大学负责设计,由福建的一家船厂负责建造,然后在2005年出海远航,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可惜的是,这位台湾学者的运气似乎不如海尔达尔的好――整个计划所需要的经费,他最终未能筹到,他那激动人心的辉煌计划也就只好停留在纸上谈兵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