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间文学读物出版遭遇冰期?

2005-08-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日,在一次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针对目前文化界对民间文学的偏见慷慨陈词,不光举例证明民间文学被忽视的现状,尤其陈述了民间文学在出版上遭遇的困境,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反响。

民间文学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以格林兄弟编纂《格林童话》为标志,它力图寻找出最原初的德意志民族精神,所以从一

开始,民间文学就有了某种价值取向和关怀,同时也就暗示了民间文学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这一点既是它最宝贵的地方,也是它往往处于尴尬地位的原因所在。在中国,民间文学真正受到重视在上个世纪初,起步虽晚,但很快得到蓬勃发展。1918年2月北京大学设立了“歌谣征集处”,标志着民间文学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此后30年间,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董作宾的《看见她》、钟敬文编的《歌谣论集》、茅盾的《中国神话研究》等著作陆续出版,代表了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系列成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曾拥有着无上的荣宠,1956年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调查,记录了大量口传文化文献。民间文学作品、资料和论著的出版十分活跃。当时,国内很多知名出版社出了民间文学方面的书籍,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民间文学史》和《中国民间故事选》一集、二集;作家出版社的《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民间文学论集》(贾芝著)。其后虽有挫折,但是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又有新发展,一些有影响的读物陆续问世,如商务印书馆的《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1981年)、《谚语》、《歇后语》(温端政著,1985年),作家出版社的《中国的神话世界》(199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播谷集》(1994年)等等。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的民间文学读物出版似乎正遭遇着一个冰期。据了解,近年来,只有与民间文学稍带联系的民俗文化出版还算顺利,如各省(地区)民俗志、地方志中零星的民俗资料,以及旅游地区为了开发旅游而编纂的一些地方民俗书籍等等,纯粹作为民间文学作品或者研究资料面世的极少见。甚至民俗出版物本身也很难顺利出版。如段宝林在发言中提到的由中国民俗学会的数百名专家从1994年开始编纂的《中华民俗大典》 共35卷 ,段宝林撰写的总序早在1996年就刊登在《民俗研究》上,但全书到现在只完成16卷,只出版了四川和澳门两卷,这使得下一步的编纂工作举步维艰。作为大学教材,段宝林的《中国民间文艺学》曾作为函授教材印过两次,但未公开发行,在其基础上增删而成的《中国民间文艺学概要》1998年由澳门大学出版中心出版,但是在内地至今没有出版。段宝林的《立体文学论》已于1997年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经过了一些修改之后,高教出版社虽同意出,但提出要等民俗学的教材出来之后随教材配套出版,至今无果。段宝林教授说“现当代文学的评论集、论文集当前出了很多,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论文集则出的极少”。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解到,段教授此说不谬,如《高尔基论民间文化与儿童文学》、《俗文学论集》、《民俗新证》、《世界民间故事的类型》(中译本)、《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等一些学者的书稿都已完工,却至今没有排入出版日程。

民间文学图书出版遇到困境,与担负出书之责的专门出版社关系很大,不过真的怨不得他们不努力,因为生存危机早已威胁到它们自身了。

据了解,我国唯一一个专门的民间文学出版社是成立于1980年的民间文艺出版社,它隶属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负责出版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文艺作品和理论研究著作,也包括世界各国的民间文学作品和学术论著,成立后的10年间,除出版了《民间文学论丛》(1981年)、《少数民族文学论集》(1983年)、《民间文学实习手册》(1985年)、《金枝》(1987年)、《神话学入门》(1988年)等一系列优秀的民间文学读物,还出版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等期刊。但是,民间文艺出版社早在16年前就被撤销,至今再没有出现新的专门的关于民间文学的出版社。业内外传出的由专业人士编辑民间文学书籍、恢复民间文艺出版社的呼声虽然不断,却只听雷声不见雨滴。“祸”不单行,上世纪90年代末,有着几十年民间文学图书出版历史、在民间文学出版界极具口碑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撤销了成立于1959年的民间文学读物编辑室,以前民间文学编辑室的任务放入文艺理论编辑室。上面提到的《中华民俗大典》,该社有关人员2001年曾经报过选题,但是由于投资太大、缺少赞助等原因未予通过。

不过,民间文学的出版也未陷入绝境。据初步了解,2001年以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已陆续出版了多本民间文学书籍,如《中国民俗通史》(2001年),包括原始社会、夏商、两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金西夏、宋、元、清总共十卷,《白昴山歌》(2001年)、《吴歌遗产集粹》(2003年,专门为在苏州召开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会出版)、《芦墟山歌集》(2004年)、《苏州民间舞蹈志》(2004年)、《台湾民间文学》(2005年5月)等书。另外,不久之后该社还将在以前出版物的基础上,配上图片重新修订推出社会民俗史系列丛书。另外一个在民间文学出版方面较有作为的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它一直在出版民间文学的两个系列书籍,一是“中国民间口头非物质遗产推介丛书”,该系列已经陆续推出了《中国女书》、《文明圣树哈尼梯田》、《远去的文明――中国萨满文化》3本;二是“‘人参娃’中国民俗系列”,已经出了《金瓶梅与民俗文化》、《二拍与民俗文化》、《三言与民俗文化》、《水浒传与民俗文化》、《西游记与民俗文化》、《三国演义与民俗文化》、《红楼梦与民俗文化》、《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中国民俗史》、《民间口承叙事论》等书籍,而且都在陆续扩充。

另外值得欣喜的是,高校和研究机构对于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民俗学的日渐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从2006年开始开设民间文学硕士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也开设了民俗学课程,其所用教材正在编纂之中;设立和准备设立民俗学系 专业 的高校还在增多……在采访中,段宝林说,“教育是民间文化普及的最好方式,教科书、参考资料的发行数量会很大,而国内的本科专科院校是很多的,都需要这方面的书籍,这显然能够推动民间文学读物出版的发展。”我们期盼这些新的气象,能有助于打破目前民间文学读物出版的僵局。更希望有关出版社丢掉成见,积极地热心于民间文学读物的选题和出版,用暖流融化短暂的冰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