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沉默之门》抵抗文坛浮躁之风

2005-08-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现在不断出书,不断被淘汰,往往书一出来之后,甚至于书还没有出来,评论已经出现了。有一些书一开始就有轰炸之式,但很快地不约而同地都消失了。”这是日前在北京作协和北京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宁肯长篇小说《沉默之门》作品讨论上,评论家雷达对当前书业发出的感慨。

《沉默之门》是宁肯在《蒙面之城》获

得老舍文学奖后,花费了三年时间的精心之作,尽管这部作品曾获“鼎钧文学奖”提名、北京市长篇小说佳作奖,两万册已销售近罄,但该作品出版一年来没有炒作,鲜有书评,没有通常书一出来就热闹的研讨,该书像其书名一样“沉默”。然而正像雷达在此次研讨会上所说,“这本书一年前就读了,至今印象深刻,它经住了时间的考验,不仅今年还可看,以后也还可以看。”

《沉默之门》研讨会确立的主题也颇有针对性:“回到内心,回到文本,回到文学自身”,记者看到的研讨会也的确与以往不同,它更像一个读书会、学术交流会,一扫文坛积弊已久的浮躁恶炒之风。《沉默之门》讲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青年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的生活,主人公李慢因社会动荡先后失去爱情和工作,生活精神都无法安顿,进入了精神病院,成为一个雕塑般的“思想者”;女博士杜眉医生对其悉心治疗,李慢重返社会,在眼镜报的社会现实中再度演绎了一段悲喜人生。作品在结构、叙述、人物塑造、时代氛围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大胆的探索精神。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认为,《蒙面之城》写主人公马格在巨大的空间穿梭,“是一个‘时代的流浪者’,而《沉默之门》则从外部世界回到内心世界,比《蒙面之城》写得深沉,更有隐喻性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说:“我读到《沉默之门》的时候,有一种感动和触动。我觉得他非常可贵的是对某一段历史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写出一段历史感,表达了八九十年代那个时期的人们的一种心情和意识,小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关闭已久的历史之门,所以我们说这本书有它的一种特别的意义。”

中国作协创研室副主任吴秉杰以“四种方式”观察了《沉默之门》,认为这部小说是“诗性叙事、心灵叙事、边缘叙事和历史叙事”,“上述四种叙事有着内在联系,它们共同地构成了《沉默之门》的特色、丰富的内容和艺术追求。许多人都说要发掘历史,但重要的是要写出被意识形态遮蔽了的心灵史,许多长篇叙事互为补充地表达了当代人的生活和处境,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具有独创性,更深刻、不能被轻易取代的创作,宁肯的这部小说便是如此。”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从“问题”角度对作品进行了解读,认为“一个作品具有多种可能性的解读,本身就是作品成功的标志。”“宁肯过去是写诗的,卷入80年代的诗歌狂欢,我读这个小说好像重新回到了那样一段历史,让人想到北岛,海子,但是随着诗人海子之死,宁肯关于诗歌的创作历史在作品中戛然而止了,这在宁肯这部小说中构成了一个‘问题’。”

会上有肯定,有批评和争论,批评家张柠认为小说叙事不完整,水平不稳定,“我刚开始读的时候,以为是一个诗人在今天的世俗生活当中不适应,我认为没有意思,在爱情方面也是这样,有革命现实主义色彩,后来我耐心读下去,最后的感觉是吃惊的,宁肯写出一个重大历史转变时期的一个年轻人的精神史。小说的开头部分写得很有气派,写精神病院的也是很有现代色彩,但爱情部分和后半部分没写好,太现实主义了。”鲁迅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孙郁也对小说没完全超越写实表示了遗憾,“这个小说写得很精彩,也很打动人,但是在形式上缺乏像卡尔维诺那种出奇制胜的东西,表现手法还是受到了传统的影响,没有完全超越传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