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企业家的“修炼”

2005-08-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当下的中国企业,弱在哪里?100个企业家会有90个告诉你:弱在自主创新。因为研发力度不够,好多企业都在贴牌生产;因为自主创新不足,产品的知识产权附加值几乎为零。

怎样提高我们产品的知识含量?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让中国的企业家们了解了“知识团队”。然而知识团队毕竟只是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的

一个方面,只有在创新管理的背景中,团队才能有用武之地。为此,国内创新管理专家陈劲教授坦言:“以持续变革、整合思考、非线性为主要特征的创新管理,将成为企业家们的‘第六项修炼’”。就在2005年的初夏,一本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与实战的新书《创新的种子》,让我们领略了创新管理大师的管理魅力。

《创新的种子》的作者伊莱恩・丹敦女士,是美国创新团体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战略专家,多年来致力于评估个人、团队和企业的潜在创新能力,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演讲师、培训师、咨询师和世界创新管理领域的领袖,长年在多伦多大学设计并讲授有关创新管理的课程。基于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实践经验,丹敦总结了一整套既有理论支撑,又适合于实际操作的创新管理方法。

之所以说创新管理是企业家的“第六项修炼”,原因在于,其一,从国际贸易趋势看,技术日益复杂和昂贵,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其二,创新管理是一个风险过程,虽然回报水平很高,但其商业成功率却很低;其三,自主创新如果不力,就肯定要购买他人的技术,这种做法最终结果只能是被无情的蚕食和吞并。面对四面楚歌,中国的企业家们究竟应该怎样应对?对此,丹敦以美国十几家大企业的上百个创新实例作出了诠释。

《创新的种子》里,丹敦纠正了一系列我们熟知的创新思维定势,她认为,创新并不只适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也不仅限于思维层面,而是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也就是说,渐进性创新(小创意)与突破性创新(完全不同以往的创意)拥有同样的价值。在这种理论的支撑下,丹敦提出了一些极具实用性的“创新工具”――如何提高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如何让创造性观点进入管理流程、如何提高“搞定订单”机率、如何利用“创新系统架构”使团队实现最大化的协作创新、如何确保团队拥有更多有价值的创新等等。丹敦的创新理念在于,所有细微之处都需要去以创新的观点去审视、去管理,因为这些地方处处都埋藏着“创新的种子”。为了防止创新的种子被无情的扼制,她列出了几十条“创新杀手”言论,同时又提出了几十种呵护创新种子成长的工具,如设定“创新门柱”、寻找创意激发源、增强简单性和可信度、发展创新路线图、通过品牌获利、实施创新路线图、学会系统思考、统揽全局等等。

丹敦的创新管理愿景在于,通过管理上的创新,在企业内建立一个既能让创新种子发芽成长,又能培育更多创新种子的环境,以此提高企业创新管理的效率,为此,她列举了宝洁、惠普、卡夫食品、星巴克等十几家公司的创新实例,列举了其管理出发点和整体管理构架,乃至创新管理的战略。这些对中国的企业,尤其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有着“治病良方”的效用。透过丹敦的创新实践,一方面中国企业家们可以尝试改变传统的“上传下达”式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创新的管理思维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运行过程,将每一个不科学,或欠科学的流程进行整合、重组,注重创新平台在企业运行中的重大作用;再有,还可以将丹敦的创新关联组合工具应用于研发团队管理,提高其知识共享水平。

再谈中国的制造业,我们缺少的不是生产能力,而是研发能力,而产品的研发绝非技术部门自己的事,而是必须来自制造者、营销者以及消费者、技术人员的共同协作。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真的很需要丹敦的创新管理学,为企业家们提供“第六项修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