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短信何必称“文学”

2005-09-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短信这一项伴随着手机的普及而产生的通讯方式正在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此同时,也给通讯公司和门户网站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笔者的手机就每天要收到好多条短信,有问候,有祝福,有垃圾信息,也有一些能令人捧腹一笑的幽默笑话之类,当然,也不乏爱开玩笑的朋友发来的黄段子。

短信中当然不乏脍

炙人口的“名句名篇”,但是,恕笔者直言,除了一般的信息交流和问候祝福外,最走红一时的“经典”短信无疑就是黄段子了。因此,大多数人对待这类短信的方式都会同笔者一样,哈哈一笑,然后删除了之,很少有人会把短信同颇有几分仙风的文学联系起来的。

但毕竟,“短信文学”还是流行开来,不仅有了专门的网站,还正经八百的搞起了“短信文学大赛”。但是看一看赞助商的名字 某移动通讯公司 就不难明白,是经济再一次企图与文学“联姻”。众所周知,这种“拉郎配”似的“联姻”鲜有成功的先例。

“文学”的涵义有许多种表述,《现代汉语词典》的表述应当是权威和有代表性的:“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短信当然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但其主要的功能无疑是交流信息,就其随意性、自发性和篇幅的限制而言,成为“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怕是就太勉强了。而产生一种新的文学形式首先当然要有公认的经典作家和作品,短信写手固然难与文学家相提并论,而短信中最“经典”的作品怕非那些铺天盖地的黄段子莫属吧。

文学的内容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文学的形式却是相对固定的,文学基本的形式就是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数种而已,这是为数千年中外文学史所见证的。文学新形式的产生是要具备一定社会条件的,决不是一种新的通讯方式的产生就会导致新的文学形式的诞生。人类的通讯方式是不断进步的,书信的产生没有诞生“书信文学”,电报电话的产生也没有带来“电报文学”、“电话文学”,凭什么手机短信的产生一定要同文学联上姻呢?

我想,“短信文学”现象的出现,是与全社会在文化上的急功近利分不开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像曹雪芹那样倾毕生之力写作《红楼梦》的傻事是没人干的,无数人梦想的就是像中大奖那样不用付出辛勤劳动就一夜成名。“短信文学”大赛的赞助商更是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不可

谓不精明。在“短信文学”正成就着短信写手们的“文学家”之梦的时候,在“短信文学”带给商家源源不断的利益的时候,最受伤的恐怕就是文学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