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院力量”推动科学传播研究

2005-09-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王洪波摄

8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甲所会议室,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代表中国科协,清华大学副校长龚克代表清华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书,“中国科协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

播与普及研究中心”宣告成立。

中国科协是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多年来始终将科普工作视作基本职责;而清华大学是在国内较早开始科学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单位之一,有关工作受到各界好评。双方将遵循“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创建一流”的原则进行合作,即充分利用清华大学雄厚的理工科人才资源及文理结合的优势,利用中国科协长期开展科普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优势,推动国内科技传播和普及工作。中心的主要目标包括5个方面:推动学术研究和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学科建设;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国家科普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

据介绍,中心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理事长由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担任,主任由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曾国屏教授担任,研究人员主要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专家组成,并适当外聘中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研究员。

中心的成立无疑是国内科学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在此之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纷纷成立了科学传播专业方向。可以说,在科学传播和普及领域,除了政府、科协、科研机构、企业、传媒、民间和个人等力量稳步发展之外,“学院力量”异军突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去年这个时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收了首批10名科技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这也是我国高校以“科技传播”命名的首个硕士点。这个专业的学生将学习科学史、科技哲学、传播学理论和实务等课程,毕业后可以从事科技传播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媒体等科技传播的第一线工作。

近年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科技哲学专业下也设立了科学传播研究方向,并开办了针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在职科学传播硕士学位班。北大确立了四大课程,分别是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其教学特色在于“侧重告诉学生该传播什么,而不是怎么去传播”。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依托科学史与科技哲学系组建了“科学史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心”。该中心招收有原本就在报社、出版社从事科学传播工作的从业者,目前有的研究生正做科学传播方向的论文。

据记者了解,除上述几家之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内蒙古师大等一些大学也都在近年设立了科学传播专业方向。

“许多高校纷纷设立科学传播的研究机构和专业方向,确实构成了一个现象”,中国科协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兵教授告诉记者,“这个现象的出现是国内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的发展促成的,它反映了社会上对科技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对科普产品、科普理论等成果的需求。”刘兵说,按照传统的学科划分,科技传播专业一般设在传播学、新闻学的有关院校和系所,而近年来涌现的这些研究机构和专业方向则出现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技与社会等学科领域内;前者重视传播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后者重视对传播内容把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后者“强调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在这方面,科学史等专业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中国科协和清华大学在资源上各有所长,为了推动科技传播和科普事业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共建研究中心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所研究员樊洪业在中心成立仪式上发言说。他告诉记者,历史地看,在我国,科普工作主要由科协统管,而科技传播则由新闻部门等承担,而实际的情形是,从事科普和科学传播的力量是高度分散的。他认为中心如果能够很好地整合各自拥有的资源,加强横向交流,将大有可为。“‘学院派’的优势在于研究人员的学术积累,并且他们能够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很好的交流”,樊洪业说,“希望他们能够为推动科学传播和科普工作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