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布克奖全面回归文学

2005-10-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当地时间10月10日晚,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战胜夺标两大热门: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和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以其小说《海》(The Sea)赢得了本年度的布克奖,并获奖金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1.15万元)。

媒体曾普遍看好巴恩斯以福尔摩斯系列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爵士为原型的小说《阿瑟与乔治》(Arthur & George)。在威廉・希尔博彩公司开奖前一天发布的下注表上,巴恩斯以4赔5位居榜首,59岁的班维尔只有1赔10,仅列第五。因此他在领奖台上说,这一成功对他而言,是“大惊,亦是大喜”。

五人评委会主席约翰・萨瑟兰(John Sutherland)透露,评委们一度在班维尔的《海》与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之间争执不下,二比二的讨论整整持续三天未有结果,他不得不在最后关头投出决定性的一票,将石黑一雄赶下了PK台。

“这是个非常艰难的决断,”萨瑟兰说,“六本小说极不相同,虽风格迥异,但皆上乘之作。”

此番恶战是班维尔与石黑一雄的第二度对决。1989年,班维尔曾以《证据之书》(The Book of Evidence)入围布克奖决选,但败于石黑的《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

近两年来,布克奖饱受过于商业化,甚至哗众取宠的指责,前年得奖的《弗农・上帝・利特尔》和去年的《美丽线条》,分别描写了校园枪击案和同性恋题材,争议颇大。但今年的布克奖全面回归文学,进入决选的六部小说,都以文学性见长,《海》更因高超的文学技巧广受赞扬。

约翰・班维尔1945年生于爱尔兰的威克斯福,1970年出版了首本短篇小说集,次年推出首部长篇。《海》是他的第14部长篇小说。

班维尔说,16年前他来伦敦参加布克奖颁奖典礼时,灌了好多香槟,“那会儿我喝了个烂醉,如果得奖,我恐怕站也站不起来了。”他说,“这次我学乖了,我一整天都在遛达,狂喝水。”

在被问到如何处理5万英镑的奖金时,班维尔答:“行善事,喝烧酒。”(Good works and strong drink)

进入今年布克奖六人决选名单的还有塞巴斯蒂安・巴里(Sebastian Barry)以及两位女作家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和阿里・史密斯(Ali Smith)。

《海》

在伦敦的布克奖颁奖典礼后,手捧今年大奖作品《海》的约翰・班维尔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萨瑟兰说,约翰・班维尔的《海》是“对忧伤、往事和爱情回忆的一份精妙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马克斯・莫登(Max Morden)是个脾气暴躁、酗酒无度的艺术史学者,妻子刚刚因癌患过世。万念皆灰之际,他重访童年时到过的一座爱尔兰海滨小镇,当年他曾在此地结识了来此避暑的格雷斯一家。这家人住在海边的大别墅里,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其富有、优雅、精明和博闻,以及后来才显露出的冷漠,对出身寒微的马克斯而言,代表着他永远也达不到的高度,以至他在心中将他们奉为“天神”。

格雷斯家的女儿对他若即若离,伴随着青春期的性觉醒,马克斯不知不觉深深卷入了格雷斯一家的生活,直至一场可怕的悲剧发生,而他本人,竟然亲手促成了这个家庭的毁灭。

多年以后,那个夏天的经历仍然挥之不去,并且一直在影响甚至塑造着马克斯的人生。

评论家芬・富德(Finn Fordham)赞扬班维尔是一位“风格大师”,因为他以娴熟的笔法,不断在过去与现实间做着时空跳跃,并大量穿插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且时常深入肌髓,又不致流于无度――如此高超的文学技巧,也许正是班维尔获奖的最大原因。

评论家彼得・康拉第(Peter J Conradi)也在《独立报》撰文,盛赞班维尔是“作家中的作家,新的格雷厄姆・格林”,更有人将他比作纳博科夫的天然继承人。《卫报书评》则说,《海》运用了“复杂的结构”,并“兼具优雅、精准和协调,以及精彩的离题冥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