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举制漫谈

2005-10-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日报载,有学者论证中国的科举制对西方制度发生过重大影响,指出1570年至1870年间在西方出版的涉及中国科举的文献多达120种以上,这些史料说明,英美等国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启示和影响,科举西传说可以确立。科举考试“公平竞争、平等择优”原则的合理性、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

要、文官选用方法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使得西方国家借鉴科举制度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

读之颇多感慨。不由得想起苏东坡贬谪黄州,饭后散步,偶然见到一株海棠,在杂花满山中盛开,“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由于这个外来品种的海棠,使得本土生长的满山桃李都觉得粗俗不堪入目了。东坡很是奇怪,因为海棠主要是家乡四川的品种,那么,这株海棠是怎样来到此地的呢?“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苏轼猜想,定然是鸿鹄衔子而来:“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中国的科举制,在本土自从进入现代文化以来早已被彻底否定,但是,它却在西方文明中,在整个世界文明中,延续着它的生命。我感谢那文化传播的鸿鹄使者,将华夏传统文化奇花异葩的种子在世界的土壤上播撒,并且在世界的艺苑中繁衍。

我自豪,而又悲哀。为什么我们自己创造的奇异品种反而在本土失传?不仅仅是科举制度,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这样。当然,我的意思并非恢复明清时代那种方式的科举制,而是适合新时代新国情的考试制度和用人制度,它应该是科举制在新时代的新的生成。

事实上,我国找到科举的制度并非易事,而是经历了数千年的时光。西周时期有选士制度,但士的主要进身渠道是游说,故而春秋战国游说成风,游士盛行。游士使士的品格急功近利,苏秦、张仪、李斯是其中的代表。秦代是军功集团统治,官员主要由有军功者担任。焚书坑儒的国策使游士一变而为循吏。汉代有贡举制、察举制、孝廉制、征辟制等等,不外乎是由下而上的推举和由上而下的招聘和征集。推举和征辟,虽然对于士人有一定的重用,但容易流于人际关系,而且由于选拔的主要标准是道德,而道德其实仅仅是作为社会一员的基本规范,是不能比赛的。一旦比赛道德,则笑话无穷,譬如在当时,就有比赛看谁守孝时间更长,或是比赛看谁哭孝更为悲哀的,这就必然导致道德的虚伪和最终的沦丧。于是,才有了曹操的“唯才是举”的对于两汉“唯德是举”的反驳。但是,谁是有才者,还需要有人来鉴定,于是,就有了魏晋六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衍化成为以门第家族为衡量标准的用人制度,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不合理状况。一直到隋文帝,才正式开始实行科举制,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并不完备,考试的权力被权贵把持,考试不过是个形式,同时,考试与荐举并行,许多有门路的人,不必通过考试,就可以进身高层,而许多才华之士,却始终难以跃过龙门,于是,干谒成为时尚,才华如李白、杜甫者都不能幸免。

科举制的成熟时期是宋代。首先是杜绝一切人为的因素,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在考试面前一律平等,不是进士出身就不能作官,士大夫阶层由此真正形成,全部大夫(全体官员)均由士来组成,只有成为士,才能成为大夫。这一制度的确立,使读书的风尚空前高涨,“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晁冲之的《夜行》诗句,可以说是赵宋时代的写照。由于所读之书,都是精英文化之经典,在文学审美的熏陶之中,士大夫自然形成了清正刚毅的士大夫品格,所以,两宋罕有腐败之贪官。同时,科举制使平民通过刻苦读书,不断地为士大夫阶层提供新的血液,形成了社会的良性循环。譬如北宋中前期的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贫寒家庭出身。范仲淹少年时更有“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宋史・范仲淹传》)的苦难奋斗经历,以后考中进士,也就不难理解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情怀了。这样的人,你就是让他去作贪官污吏,岂可得乎?

当然,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代的后期,考试的方法日趋僵化,八股文成为扼杀人才的工具,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必须改造为现代化的学校教育,这些都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考试的出题方式不好,并不能说明整个科举制不好。西方接收了科举制的财富,结合西方文明的特点,渐次形成文官考试制度,说明改造后的科举制还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就我个人见解而言,已经在西方文明和整个世界被广泛接受和改造的宋代式的科举制,是值得关注、值得研究和值得改造使用的,特别是现在中国加入世贸,正在面临走入世界的关口,借鉴文官考试制度――科举制这一西方偷去的本土文化财富,与世界融为一体,改造我们的官员构成,应当是改革现实的一剂良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