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再见,我的书》或成大江终作

2005-10-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前不久推出了小说新作《再见,我的书》,鉴于这个书名,加之作家本人已七十高龄,评论界认为此书很有可能成为大江文学创作生涯的终点,而作品中表现出的“爆炸性”主题更引人关注。

《再见,我的书》是大江健三郎《后期的工作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分别为

《被偷换的孩子》和《愁容童子》(均已由南海出版公司引进出版)。在这部小说新作中,享有国际声誉的建筑家椿繁向自小就在四国老家相识的古义人提出了炸毁东京超高层建筑的“恐怖计划”,目的是用“个人的暴力装置”来对抗“国家的巨大暴力”。

大江健三郎说,作为一个市民和战后民主主义者,他绝对支持和平宪法第九条,当然反对包括自杀式炸弹袭击在内的一切恐怖行径,但小说家的想像力总是那么奇怪而又超越常规,希望读者能够从这点出发来理解这部作品。

这个被称为“胜败在此一举”的恐怖计划其实只是大江的一个隐寓,在核武器不断扩散的今天,人类世界已经进入了崩溃的边缘,而日本人也无法逃离“核之伞”的包围,与这种绝望相比,炸毁一幢建筑已经谈不上是“绝对的罪恶”。诚如大江健三郎所言,他在作品中要表现的是一种“源自绝望的希望”,而读者看到的,是他在绝望中怀着些微希望发出的恐怖的呐喊,这种呐喊越来越具有积极和主动的战斗性。

整部作品自始至终回荡着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中的那段著名诗句:“别让我听取老年人的睿智,不如听他们的愚行,他们对恐惧和狂乱的恐惧……”(引自汤永宽的译文)。面对时代的暗流,每个人将如何进行抵抗?大江健三郎以一个小说家的想像力和七旬老人的“愚行”,向世人展现了他对时代的“预感”。

日本文坛对《再见,我的书》这样一部具有“爆炸性”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作家岛田雅彦在《朝日新闻》上撰文指出,这部小说无异于“投向当今社会的炸弹”。《读卖新闻》则称赞大江健三郎敢于用自己的“愚行”直面混沌的世界,在对恐怖事件的不安已日常化的今天,这部小说显得意义深远。文学评论家、东京大学教授沼野充义更是将《再见,我的书》誉为“大江文学精彩的总决算”。

从50年前在东京大学校刊《学园》上发表处女作《火山》至今,大江健三郎已驰骋文坛半个世纪。贯穿整个《后期的工作三部曲》的主人公――作家长江古义人实为大江本人的化身,随着三部曲的完成,他也似乎到了告别自己创作生涯的时候。可是谈到今后的打算,老人仍目光炯炯地表示:通过活字阅读话语的时代即将来临,人们将重新认识到文字“原初的力量”,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最后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