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编辑荐书

2005-11-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区结成著,三联书店2005年5月第1版,19.00元

于中医存废或者中医如何发展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医界乃至文化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在今年8月份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上,Michael Shermer在他那个著名的“怀疑论者”的专栏里,介绍了一个关于针灸的双盲试验,试验结果是,针灸和伪针灸(将针插在非穴位)用于治疗偏头疼,有效的比例不相上下,都是50%多一点儿。研究者据此认为,针灸的疗效是来自于一种心理学效应或安慰剂效应。Shermer进而写道,如果针灸的疗效不能完全归于安慰剂效应,那可能是来自于物理刺激和人体内天然的止痛物质的释放。总之,这项研究证明,中医里“气”、“经络”、“穴位”等理论充满了漏洞。Shermer的结论是:“所有另类医学关于其功效的宣传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值得研究,但是,只有科学才能够告诉我们这些另类医学是否有效。”

《读书》杂志在今年9月份拿出相当多的版面讨论中医的话题。组织讨论的汪晖认为,中医面临的是“西医的压力,即科学主义的压力。这个压力,在知识上完全合法化、体制化,它贯穿在我们的学院、医院、卫生部、国家系统等整个权力体制里面。科学主义的问题是整个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上面的说法都颇为有力,但也只是诸多思考进路中的两种而已,讨论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展开,有关的问题如:中医临床的有效性 统计学意义上 究竟如何?如果对中医作科学化改造(废医存药或者中西医结合等),中医的未来若何?能否不以所谓科学为标准来认识和发展中医理论(阴阳、脏象、经络等)?假如把中医看作一种文化传统,其若果真消亡,意味着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学界似乎还不能给出比较完满的回答。

《当中医遇上西医》是一本讨论中西医论争的专门著作,但正如序作者所言,区结成医生在书中“逃避”了“表态”,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回顾中西医论争的历史和梳理焦点的学术话题上。因此,这本书可读性较强,方便了一般读者了解中西医论争这个话题。“探索中西医学的道路,可能须首先放下西医的科学优越感和中医的历史心结”,区医生表达的这个态度值得赞赏,而要期待讨论取得实质性的成果,看来还需后来者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克尔斯是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在这本书中,他融会了包括考古学、比较神经解剖学、脑生理学、语言学、古文学和哲学在内的多学科研究成果,来讲述我们人类由来的故事。”当然,这本书关注的核心是人脑的进化和意识、自我意识的起源。在该书的前半部分,作者的论述遵循着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间断平衡的进化理论、染色体重组机制等,即坚持了唯物主义、还原论的观念。但有意思的是,当涉及到意识、自我意识起源问题时,作者开始诉诸神秘主义、唯心论。“科学还原论(简化法)极度贬低了人类的奥秘。这种信念肯定会被归类为迷信(superstition)那一类。”埃克尔斯认为有两个上帝,一个是爱因斯坦所信的超然的上帝――宇宙的造物主;另一个是“给予我们生命的内在的上帝”,这个上帝“在到人性之人的原始人进化过程中,给予每一个人一个有意识的不朽灵魂的人格”。

《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澳)约翰・C・埃克尔斯著,潘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33.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