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的古镇

2005-11-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华夏古镇,江南水乡的,巴蜀大地的,我游赏了好多。它们给我印象较多较深的不外乎是小桥流水、岸柳人家,或建筑雕刻、富宦兴衰;留下思考的是历史的民俗风情与艺术残存。之后,若再让我前往,就心呈犹豫了。

唯有李庄古镇不尽然,我先后数次前往而难以忘怀。它位于“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下游27公里的江

边,给予我多且重的印象或特色则是学术生命,是人文道德,即国难民困时期的学术精神。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去宜宾地区招生,一天夜宿长江北岸的石鼓镇,听客栈主人讲,江那边的李庄很有价值,得去逛逛。恰好那里有招生任务;即于天亮时就赶往码头,跳上渡船。时逢夏末,江水暴涨,冲着滚滚洪浪,惊心动魄地横渡了过去。沿着江边斜坡,我走进了李庄古镇。在公社报了到,就独自徜徉于古朴的街头巷尾,去寻读我崇敬的历史。

大街小道,皆青石铺成。庙宇重叠,飞檐斗拱;人稀车少,古风甚浓。追溯其源,李庄始于梁代,长江西来,舟楫上下,商贾集散;至明清时代,则形成了几大家族为主建构的祠堂、殿宇、民宅。日寇侵华,国难当头,抗战军兴。1940年至1945年,上海同济大学辗转武汉、昆明等地,迤逦数千里,最后迁到了这弹丸之地。据说,那是一位姓罗的先生起草仅16字的电文邀请的结果:“同大来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殊为热情、坦诚、率真、质朴的迎贤胸怀与爱国热忱,深深感动了同大。在这小镇的几年间,该校学生扩至1100余名,毕业人数近700。按图索骥,我寻到慧光寺残址,依稀辨认了当年同大总部所在。来到据载为清道光年间修建的祖师殿,虽铁门虚掩,青石门柱已斑驳残缺,但经人指认,它就是同大医学院旧址。我满怀景仰的探寻心情,又找到了建于明正德年间的东岳庙,紧闭的庙门门柱上字迹难辨,唯旁边竖的一方石碑上有“同济大学工学院旧址”字样,清晰地证明着它当年的身份;石碑据说是该院的学生苏兆南、霍藻润托友人立的。二位先生于1949年越洋过海,前者移居我国宝岛台湾,成为台湾清华大学数学教授;后者定居美国,亦为著名教授。

因任务羁身,我两天后离开了李庄。之后,特留心有关史料,方知除同济大学外,在镇上及其附近,于战时还内迁来好多国家级研究机构。于是,在9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我去宜宾讲课,复萌前往再读李庄之情。待讲课毕,遂乘小轮顺江东下,几声汽笛,一船笑语,不多时就到了。新添的绿树新房,未掩旧时的模样,羊街、席子巷、东岳庙、慧光寺等等,仍古老地存留着,稳沉凝重地凸现在眼前;除仿佛还散发出同大浓郁的书香、残存着教授及其弟子们传道授业、求知求真的余韵外,就是那些知名学者的学术研究气息……

抗战时期,中央研究院所属的人文社会科学:历史、语言、社会、人类等学科的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以及金陵大学文学研究所等赫赫有名的重要学术机构,都迁设这里,集结了一大批成就斐然、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傅斯年、陶孟和、董作宾、李济、李方桂、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金岳霖、童弟周等等。他们不畏险阻、艰辛,潜心于教学与研究,度过了不仅是他们自身难以忘怀,也是我等后辈充满叹服、景仰的几年学术生涯。至于后来,乃至现在,于史学、文学、语言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好多有着特殊建树的顶级学术人物周一良、屈万里、罗尔纲、夏鼐、丁树声、任继愈、王利器、周祖谟、罗哲文等,正是当年在这古镇经过淬砺而成长起来的。小小的古镇,在国难民困的岁月,竟成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哺养地,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其功德之高厚、学术之光芒,实在是道不尽书不完!

时乱身穷而节显。称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川,抓丁派粮,兵荒马乱,民心难安,可迁转于李庄的学者、教授们,以学抗乱,重道轻贫,以极大的自觉精神,一意追求学术崇高,视学术重于生命。在信息不畅、资料遗损的艰危环境中,他们仍尽心于教学与研究,并相互关爱、患难与共。梁思成在这里创建了中国营造学社,他常工作到深夜,写就了十余万字的《中国建筑史》。同大的童第周,缺少仪器,就借助飘雪或太阳之光,在显微镜下做胚胎学实验;任教于西南联大的金岳霖来此休假,亦不废时,重写因逃警报丢失的《知识论》书稿;董作宾与其弟子在戏楼利用门板搭成“桌子”完成了《殷历谱》;董同?研究汉语音韵于民舍,撰写《上古音韵表稿》、《汉语音韵学》;被战乱和病魔夺走了两个女儿的李济,虽心怀哀痛,仍坚持整理、研究殷墟考古资料;邓广铭在一间小屋里写出《宋史职官志考证》、《宋史刑法志考证》……等等事迹,皆充溢着深笃的学术热情和执着的民族精神;实如孟轲之言:“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他们就是高雅的“士”,为李庄古镇谱写了一曲曲动心摄魂、与世共存的历史篇章,实乃“人文荟萃,弦歌壮烈”。重温先贤,仍怦然心动!

小小的古镇,既有战乱时的辉煌学术,亦有“文革”中的办学趣事。1975年,中国高校掀起学习辽宁朝阳农学院“办学经验”,培养“实行两个决裂的新型农民”,师范院校招生要部分实行“社来社去”。四川师院(今四川师大)的首期试点最终也选定了李庄。除“地利”外,想来还在于它是当年集教育、学术人才的历史文化名镇。师院在其附近一弃置农场办起了“李庄分校”,讲授文、理科包含的多门课程,实行教学、实习、劳动相结合,自力更生,办得热热火火,直至1977年夏季结束。次年,在它的基础上,创建了宜宾师专……李庄,先后又成了一批批知识群体的集结地。

两年前的一个初夏,同伴携游蜀南竹海,特绕道李庄而行。见镇民们得昌明盛世的恩泽,得滚滚长江东逝水带来的农商集散,日子过得丰腴、悠然。再次重温了同大及有关研究机构旧址后,我们走进一家餐馆,特地点购了两盘凉拌白肉;它以刀工见长、肥而不腻、味美色鲜。潜意识地,我又想到了战时的学者、教授们,想到了体弱而富有才情的林徽因女士,贫困窘迫的生活,是否常吃这小镇的特色佳肴呢?据说,他们是颇为喜欢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