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有感于《清华学报》向传统复归

2005-11-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中国近现代史上,急于自强的中国人多次把传统当作前进的拌脚石,从而把老祖宗留下的遗物遗训遗言统统砸个稀巴烂或烧个精光。今天,我们慢慢强大起来之后,才深感老祖宗何尝影响和耽误了子孙后代的富民强国之路?痛定思痛,我们终于明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原来尽是宝贝,甚至是经济增长点。于是乎,我们不仅开始重

修古庙城墙,重续家谱方志,而且开始倡导诵史读经,并纷纷成立国学研究院之类的机构。

清华大学一个世纪的发展之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尤其是中国大学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用中国人自己的钱却是托洋人之福建立的这所学校,一开始就同国际接了轨,不久成为一所带有传统韵味的现代型大学。别的不说,单单一个国学研究院,多少年来令我们魂绕梦牵,它留下的学术遗产之丰厚,使我们至今仍享用不尽。清华本来是一所完整的综合性大学,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学习苏联建立所谓的现代教育体制,硬生生地把清华劈掉一半,这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可悲的事情。

在中断了三十多年之后,清华不再忍受断臂之痛,决心重振雄风,恢复综合性大学的老传统,其中恢复文科科研和教学是最重要的举措。最近几年,清华大学文科发展可用“迅猛”二字来概括,一是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齐头并进,已经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二是人才云集,几乎各学科都有学科带头人,有不少还是国内外知名学者。随着清华文科学术研究力量的迅速提高以及文科本科招生的开始,清华正以其深厚的底蕴、宏大的气魄重现昔日综合性大学的辉煌。

作为清华文科学术名片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复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是由于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清华被认为是一个纯粹的工科学校,因此《清华学报》在学术界的影响还不太大,这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高校体制改革所造成的客观原因。不只是《清华学报》,清华文科被人们认识也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举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甚至到了90年代,许多人根本不知清华还有历史、文学、哲学、法律、社会等学科,以至于有人说要报考清华上述诸学科时,很多人都瞪大了眼睛。我个人在报考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不解,惊问“清华大学还有历史学博士点”?当我说出何兆武、李学勤、刘桂生等老一辈学者及李伯重、葛兆光、彭林等中年学者大名的时候,他们才惊讶于清华已经聚集了那么多的优秀人才,连称清华将来可了得!近几年,清华文科的声势越来越大,社会上已经基本改变了清华是纯粹工科学校的传统看法,逐渐把清华看成一个真正的综合性大学,这真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

然而,相对于清华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的发展速度来说,《清华学报》的发展可能稍稍滞后些,主要表现在与清华主要学科的发展不相适应,也与清华文科发展的目标不太一致。鉴于此,自今年下半年开始,《清华学报》调整了办刊方向,改变以前被动办刊的做法,下决心主动走出去,面向全国学术界;在发稿内容上更是有大举措,今后将主要刊发历史、文学和哲学方面的稿件,兼顾经济、法律、社会等学科。目前全国综合性学报千余家,但学术水平高的并不多,因此学报类期刊经常遭人诟病。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以下两条最为关键,一是大拼盘,众多学报几乎是同一面孔,少有特色,令人生厌;二是服务于本校,学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报还卖版面给博士硕士(不少学校规定必须发表几篇论文才能毕业),稿件质量更无从说起。要改变学报的这幅可憎面孔,改革势在必行。《清华学报》寻求改变,正是在如此形势下作出的理智选择。

以文史哲作为发稿主要内容,是符合清华大学和《清华学报》传统的。在20世纪学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清华国学院,实际是以传统文史学科为重镇,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全是文史教授,这个选择可能不是偶然的。如果没有清华国学院,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可能要重写。诞生于1915年的《清华学报》,也是以文史研究论文为主,许多论文至今仍为人们广泛引用,它是中国诞生的最早的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今天的《清华学报》如果能够重续余脉,当是清华大学之幸,也是中国学术之幸!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