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优良的社风是鞭策也是动力

2005-1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961年大学毕业时,我一心想从事历史研究工作,没想到分配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到的时候,人事处的处长杨定远对我说,人民教育出版社专门编写出版中小学教材,你的工作是从编写小学教材做起。听了这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以为编写中小学教材很容易,觉得有点大材小用,委屈得当场泪花忍不住掉了下来。后来,我才逐

步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个特殊的出版社,编辑不仅编辑出版教材,而且要自己动手撰写教材,并知道人教社是个“藏龙卧虎 的地方,许多人将大半生奉献给中小学历史教材编写事业,以此闻名于海内外。在众多专家学者面前,我深感自己的无知、浅薄,并决心向这些专家学者好好学习,尽快熟悉业务,编好教材。

我在编辑室里最年轻,分在小学历史组,参加编写中国古代史部分。那时候,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书稿的编写过程,是个反复推敲、反复核对十分严谨的过程。主任邱汉生抓中国古代史和小学组的业务,他对书稿要求很严,凡是我们交出的讨论稿,都要经过反复推敲,还要求写的稿子在史实上有史料依据,引用的原始资料也要核对原文。此外,邱汉生还要求交出的稿子,字迹要清晰。

教科书的编写要发挥集体的合力,这也是人教社一个好的传统,好的作风。记得我写第一篇课文《玄奘》时,室主任邱汉生、苏寿桐组织全室的人讨论,事先还将我写的稿子打印了分发给每个人。我当时很担心,怕被推翻,面子上过不去。结果,会上大家都用鼓励语调说这篇课文写的内容比较适当,也比较生动、浅显,但也提出不少修改意见,包括句子、用词、标点符号等等,让我学了不少编书的本领。那时一本教科书要讨论两三个月,从选材、结构到内容观点,都要逐字逐句讨论。这种讨论十分认真,一条史料、一个词、一个标点用的合适不合适,都要讨论,讨论的过程,就是青年编辑成长的过程。至今,历史室还继承了这一传统。

我初进历史室时,副主任苏寿桐先生告诉我,要想做一个好的编辑,不仅要学习如何编写教材,还要钻研历史专业,有了广博而又深入的历史专业知识,才能编写出经得起推敲、有新意的好教材。这与做教师一样,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我也很快感受到历史室浓郁的学术氛围。许多同事既是编写教科书的骨干,又不时地在历史学界发表一些论文,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我后来能在编写教科书的同时,又在史学领域有所作为,与先辈的教导和历史室当年的学术氛围不无关系。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教科书,是人教社历来的传统。像我这样没在师范大学读书、实习的编辑人员,更需要到学校去调研、蹲点。“文革”前,我参加过3次调研。一次由当时的副总编叶立群带队去成都,在两所中小学蹲点,一蹲就是3个多月。而且调研活动安排得非常紧张,白天去学校听课,与老师、学生座谈,晚上去家访,回来还要整理调查材料,经常搞到深夜,星期天也不休息。3次调研对我很有教益,接触了师生,也了解了教学实际,还认识了社会。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只有历史专业知识,不了解教学实际情况,是编不好教科书的。这三次调研在我一生的编辑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