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亲近诗歌

2005-1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日前,首届中国诗歌节在马鞍山市举行。诗歌论坛、诗歌朗诵会、诗意书画展、当代诗人作品展……一个个诗意浓郁的活动不仅将“诗意的中国,和谐的中国”的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也一次次地唤起人们对中国百年新诗的庄严记忆和隐藏在诗行里久违的亲切与感动。

在时下这个社会新闻、时装杂志、理财指南、商场厚

黑和快餐文化充当文化主角的时代,诗歌仿佛已成为一个失踪已久的文体。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谈论诗歌似乎已成了一件不合时宜的事情。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追溯中国诗歌的历史,早在商殷时代她就已出落得十分美丽,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乘着明月清风一路走来。沧海桑田,时至今日,诗歌已被无情地搁浅在信息社会的岸边,那些曾经的容光也已经毫无疑问地失落了。

但不管怎么说,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诗歌具有其它文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其丰沛的情感体验、超然高雅的审美品位、华美的音节韵律,曾经燃起多少人心头激荡的热情,曾经带给我们多少美的享受,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多么缤纷绚烂的精神驿站和心灵家园!就诗的本质而言,它是文化积淀的结晶,生命光辉的灼射,情感喷发的形式,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象征。诗歌之于文学犹如夜莺之于夜晚,玫瑰之于花园。诗人杨晓民说过:“诗歌是语言的皇冠,它能用最凝练含蓄的形式打开人们的心灵秘密和想像空间。”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的时尚潮流已经将生活格式化了,更多的人愿意去注解经济效益、金钱关系和物欲享受,而难有一份心平气和开卷静读的心境。我们不需要诗歌,只需歌词、祝词和广告语。是过于精明的思维已不适于欣赏诗歌的纯粹与抽象,还是无所不在的污染蒙蔽了我们的感官,无从感受诗歌灵性的飞翔?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本身并没有错,但这种追求是不是要以放弃对生命本真的感受和体悟作为必然的代价?诗歌当然比不上歌词、祝词和广告语,它无法带来物质意义上的增值和变现。诗只是一种指向,一种高度,这些哲学的释言穿越世俗的烟尘打量人间,这些纯粹的感觉帮助我们脱离繁琐与困顿,迎接生命中被迷失已久的感动。诗歌从文字与吟咏中来,而其带来的欢乐远远超出了文字本身。就像人生从生活中来,但是人生的意义终须超越活着。

真正好的诗歌,是可以使人超脱、纯净的,可以牵着我们的手在迷茫中重返纯真年代――而这种超脱和宁静,哪怕是片刻的,对我们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只是无可挽回的是,我们追赶时尚的脚步已踏碎了文学艺术史上这个敏感热烈的节拍,我们已迷茫地疏远了诗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