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微观、历史与书籍设计

2005-1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笔记〈清明上河图〉》 赵广超著 三联书店2005年7月出版

虽然身在平凡尘世,但人的内心往往容易被两方面趋向极端的事物所吸引。小至借用各种手段,屏息凝气才能看

到的微观世界,大至囊括上下四方、古往今来的宇宙历史,它们都因为远远超过日常尺度而带给人们惊奇或震撼。然而,描绘北宋汴京城郊的《清明上河图》却像一件奇妙的结合体,在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的狭长篇幅内,它一方面一再激起观众对于画面细节穷追不舍的窥视欲,一方面又不断引发现代读者对于强国盛世及其衰亡经过的想象与追忆,越是看得仔细,越是容易建立起当下与另一个时空之间的联系。

《清明上河图》的此番魅力亦被其在展览会上的表现所证实。无论是在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还是故宫博物院,21世纪的大都城市民排起长队(到过现场的人都知道,要想真正形容出当时的壮观景象,不知得在这“长”字下面加上多少着重号)观看这幅长卷的热情恐怕是令最为专业的组织者也始料未及的,相形之下,就连《步辇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这样赫赫有名的国宝也显得门庭零落。观众陪上时间,花去门票,无非是想亲身感受一下沿河而上,穿街过巷,闲逛古代京城的体验。其他作品从画册上浏览便可以了,惟有《清明上河图》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人留下带有悬念的印象:无论怎样,已有的解释永远是不够的,面对原作,细心的读者说不定又会发现几处不曾为人注意的事物。无奈,画师张择端的技艺过于高超,众多的人物、船只、店铺、建筑……统统融入不足25厘米高的长卷之间,再加上博物馆那层要命的玻璃,观众即使有一探究竟的决心,面对现实也只能“望图兴叹”了。

正因如此,当有机会翻开三联新书《笔记〈清明上河图〉》时,心中不免升起一丝快意,尽管88元这样吉利的价格着实不菲,但这次总算可以踏下心来细细地读、慢慢地看了。薄薄的一函书分为两册,与书背连为一体的是经折装图册,将彩版《清明上河图》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容纳在内,另外一册是可供单独翻阅的书页,清爽可爱,正乃此书最值称道之亮点。在这本小册子中,作者利用电脑技术,将古旧的原图影像在计算机上处理成简洁明了的黑白线描形式,并逐一加以注释说明,其清晰程度足以填塞我那近乎贪婪的好奇心。举例说吧,(恕在下孤陋寡闻)这回确是我头一次在虹桥下、?楼旁注意到有一鸟状物立于长竿之上,按照作者的注释:此物用鸟羽制成,叫做“五两”,这样称呼是形容它很轻,可以随风转动,因此城中人以它来观测风向。北宋都城的繁华地带,居然树着这么一个有趣的东西,实在神奇,自然也令好事者平添了不少阅读的兴致。

不过,笔记作者的眼光并不局限于此。观看过《清明上河图》的人曾经有北宋的皇帝(长卷的瘦金体题签即出自宋徽宗手笔)、元代的遗民(元代的张著是第一位在图上题跋的人,他将此图的作者定为张择端)、明代权臣(传说奸相严嵩曾为得到此图而害人性命),不同的人从图中读出不同的东西。在赵广超的笔记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部图说的宋代生活史。在剖析画面细部的同时,他也从宋代绘画、瓷器、印刷品等实物中寻找辅证,笔锋从街道商铺转到广告纸币,从河上船只联系到海外贸易,从作品中的韵律审美谈到对建筑桥梁中经营构造的分析,每一部分看似随意点到,但却使沉溺于细节的读者回到对大历史的关照。尤其是配合彩图长卷的背景描述,所涉面向远比寻常见到的介绍丰富许多,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仿佛在现实中找到了它的图像参照。

此外,要说《笔记〈清明上河图〉》这本书好读、好看,整体设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要归功于作者赵广超的设计师身份。术业有专攻,很少有作者能够将他们的意图直接体现在书籍装帧里。但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工作的赵广超却占了得天之便,他颇为精通使图、文互见互生的方法,严谨的选图与图式分析使他的作品较之花俏的图文书更具可读性和说服力。除了本书,他还著有《不只中国木建筑》、《笔纸中国画》,均在香港出版界广受好评。前者数年前已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引进,亦是书店中一道素雅别致的风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