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开复:做就做最好的自己

2005-1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很难想象一个在技术领域叱咤风云的总裁会对教育如此热心。从2000年4月以来,李开复先后给中国大学生写了三封信,并开办了针对中国大学生的自己

的网站,现在他的网站上每月有10000人来访,每月有1500人注册。他经过这个网站回答了1500封信建和论坛的问题。今年9月,李开复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大学生的交流,出版了《做最好的自己》(人民出版社)。他希望学生们从一元化的成功误区中走出,成为完整的人,他真诚地说:“我没有能力改变现时的教育制度,但是希望能影响学生。”

是的,李开复始终是真诚的、坦率的,当他专注地凝神听你讲话、提问,微笑着做出回答、解释,当他听到某种猜测、误会,所体现出的宽厚与包容,举手投足间显出儒雅沉着的风度。对于自己在内地出版的第一本书,李开复显然非常重视,因为早在大学时期,他就把影响力定为自己的终生目标,而他的给学生一而再的写信、去各大高校演讲以及办学生网站,包括出版《做最好的自己》,都是向自己的终生目标迈进的过程。

从写第一封信开始

读书报:您是怎样开始帮助学生教育事业的?

李开复:1990年,我29岁,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来北京做一系列演讲。我接触到很多中国学生,他们非常优秀,也非常努力,之所以他们没有我幸运,是因为资源欠缺,造成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在很恶劣的环境下学习,使他们没有成为最好的自己。我想帮助他们是我当时的一个希望,很高兴的是我现在已经看到有很多教授也加入了帮助的队伍。

读书报:您给青年学生的第一封信发表后,影响很大,之后又写了第二封、第三封信,写这些信是出自什么想法?

李开复:那时我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平时总是不断地有在研究院工作或实习的学生来向我请教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发现中国大学生更多的是对生活本身迷失方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却没有人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我记得大概是2000年,有一个学生问我:‘开复老师,你能告诉我怎么才能管人吗?我好想做一个能管人的人,我觉得那样才是一个成功的人。’我后来发现很多学生这样的想法,就写了“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我写第一封信前,很多人劝我说可能会有人认为我不务正业,做我份外的事情,总有人不理解要批评或反对你,但我还是写了。我在软件界的影响力并没有自己给中国大学生写了三封信的影响力大。因为我在软件界出来说话,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是代表了公司观点;而2000年我写了第一封信后,却有无数的人来信表达观点和表示感谢,于是我决定继续写第二封、第三封。我想这些信可能是我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事。

读书报:后来您又开办了“开复学生网”,具体是怎么运作的?

李开复:我想把这些信放到网络上,可以和更多的学生有双向的交流。果然,开复学生网流量很大,得到各种层面的关注,第三封信后,我在网上回答了1000个问题。也许是我的天真或乐观吧,我希望离开人世前,人们问我:你觉得人生最有影响力的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不是我在微软的事业,而是我对年轻人的影响力。

关于《做最好的自己》

读书报:《做最好的自己》是网络上和学生交流的汇集吗?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不是一本纯粹的说教图书,而是用了近百个真实案例,来阐述如何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选择自己的价值观,阐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选择做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最终说明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读书报:您是怎么想到出版这本书的?我们都知道您非常忙,怎么有时间写作呢?

李开复:人民出版社的李朱在网上给我留言,问我是不是可以写一本书,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于是就开始着手准备,从不同的回答中提炼出这本书。所有有署名的文字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进去的。人总是有时间的,有时候是会议的休息时间,有时候是晚上一点睡觉,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可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能帮助更多的人,使工作更美好,失去时间也是值得的。

读书报:书中主要讲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李开复:一,价值观,一个人的成功,要有价值观;二是态度,是积极还是被动接受,这些态度需要平衡;三是行为,一个人成功必须有理想。什么是价值观,怎么端正态度,怎样有足够的智慧延续你的工作。这本书是一个智慧的累积,还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国人向来是逆来顺受的,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状况,这里有文化的冲击。书中还列举了很多案例,中国学生愿意听到生动的故事,这比死板的说教更有说服力。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它所面临的问题同美国150年前一样,就是必须做出选择,是最后成为世界的工厂呢,还是世界的研发基地?很显然,科研是竞争延续的惟一优势,但关键还是要有创造性人才,那种融合了中西方精神的人才。我和很多顶尖人物共同工作,这些生动的实例是最好的教材。

读书报:我记得有媒体曾报道过您希望自己写三本书。

李开复:我要写的第一本书是一本能真正能够帮助中国大学生成长的书;第二本书我要描述计算和技术的未来和对社会的影响;第三本书我要完成我父亲的遗愿:《中国人未来的希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