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只做过读书这一件事”

2005-11-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插花地册子》 止庵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我想要说的,是新近出版的《插花地册子》。这本书当然也是秉承着止庵一贯的写作姿态,一板一眼,绝不虚张声势。虽

说是一本谈个人打从小读书的书,谈的都是个人所好,可对于读书人来说,正像是美食家所开列的食单之于众食客,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席视觉的盛宴,勾起来的也不仅仅是食欲,起码,还有想着下厨小试的欲望呢。反正,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是重温旧梦一样,边读边想着当初读到止庵所提到的某本书的欢乐,很多时候觉得心有戚戚焉,觉得止庵写的正是我心中话;也有很多书,是我所没有读过而止庵说好的不得了的,逐一记下来,准备找来读――这也很像是听美食家说了一道菜,就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吃到才好。当然,这里面也提到很多书是早年我们非常喜欢并深受其影响可现在看来乏善可陈甚至于有害的,止庵也说出来,并且认为恰是当初读了这些坏的书,才知道好书的好,这话说得颇类似“未知生,焉知死”。其实,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个人阅读史,它展现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多年以来的读书经历以及阅读兴趣、口味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的阅读品位、想法是如何逐渐形成的,又如何对其后来的写作发生影响。

长久交往,又读过止庵写的很多书,还面对面谈过很多书里书外的事情,我自认为是很了解止庵这个人的。比方说,我知道止庵读书很杂,偏爱荒诞派小说;我也知道止庵喜欢看画,青睐路阿、巴尔瑟斯这一路的风格(我是认为这两个人很恐怖的);我甚至知道止庵的食谱,嗜食“水煮白菜”和一种酥脆的周村烧饼,从不吃羊肉,等等。可是,真的要写出来,要说些什么关于这个人的印象,却发觉我确实不知道怎样去评论止庵这个人和止庵的书。

止庵在《插花地册子》的序言里说“我这个人活到现在,差不多只做过读书这一件事,如果这能算是一件事的话”。这话说得很自负,在止庵,却是实情。止庵的家,是看不到白墙的家,有墙的地方就有书,一本本很整齐地排列,很像是衙门里站班的衙役,规规矩矩。止庵自言,读书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功利的,目的性很强,读书为了应用;另外一种是非功利的,漫无目的地看书,只是因为自己喜欢。过去这种非功利读书的情况很普遍,但现在时代本身变化了,在这种变化中,坚持就成为美德。

前两天止庵发短信给我说:“在火车上,刚刚看完新发现的张爱玲《郁金香》,很像是《年轻的时候》和《留情》混合在一起。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的回复是“我明白我明白”,虽然我还没有看到《郁金香》。可我相信,这话不会错,正如我相信止庵说如果用张爱玲自己笔下的人物来打比方的话,早年写散文的张爱玲精明如白流苏,晚年则刻薄如曹七巧了。我们聊天,止庵会经常说到这句话:“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每次都忙不迭地说“我明白我明白”,然后等着止庵继续讲下去。

我曾经暗暗发誓,再也不和止庵一起去买书!最不能忍受的是止庵买书的洁癖,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封面、扉页、书脊、封底,甚至连上下裁口灌胶的多少厚薄都是要照顾到的――或者哪家印刷厂有兴趣,可以聘这个人做质检员,相信贵厂的印刷质量会上两个台阶。我俩有一次同去涵芬楼书店,他挑了一册达利的什么书,薄册子,出版的时间稍稍久远了,码得很高的一摞书,愣是没有一本可心的。招过店员问还有吗,又搬出二十几册,终归寻到一本差强人意的。真佩服涵芬楼的店员的涵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