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经济学分论坛:制造业发展引人关注

2005-11-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中国现在亚太地区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超过了美国,甚至超过日本,成为东亚贸易增长的两个引擎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和日本、美国及东盟国家的贸易已发展成一种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本届北京论坛经济学分论坛上,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

以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就“全球化条件下东亚制造业的发展”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论坛上来自日本国际开发高级研究基金会的大?启二郎教授就“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制造业发展”首先做了发言。大?启二郎教授根据在日本、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内地的案例研究构筑了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内生制造业发展模型。他的主要观点是:同一地区大量企业如总装厂商、零部件供应商、销售商云集带来的巨额贸易和人才济济导致的不断创新支持了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制造业发展的论点;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导致市场失灵,而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助于减少这类问题,这也许是产业集群在各国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因而政府应支持产业集群的创立和发展。

会上反响强烈的论文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宋力刚教授的论文“中国的贸易扩展及其对亚太经济的影响”。宋力刚教授研究发现:中国现在亚太地区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超过了美国,甚至超过日本,成为东亚贸易增长的两个引擎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和日本、美国及东盟国家的贸易已发展成一种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刘德强教授的发言支持了宋力刚教授的观点。刘德强教授发现2003年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日本1995年的产业结构惊人的相似。这是日本政府提出中日两国经济处于大竞争的经济背景。后来日本发现尽管中日两国产业结构相似,但是就同类产品按照生产过程由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来看的话,发现两国经济关系就不是一种竞争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这也就是2005年日本政府不再提中日经济全面竞争,反而提互补的原因。两天的研讨会上新观点备出,例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教授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东亚制造业发展问题。卢锋教授提出了中国发展与产品内分工关系模型,并认为这种增长的模式支持了全球化的发展。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夏庆杰博士在会上宣讲的他和英国Nottingham大学S.Appleton教授、L.Song教授合写的论文“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中国城镇贫困”里发现:经济高速增长在90年代的确导致中国城镇收入不平均和贫困,但1995年以来城镇贫困率大幅度下降,到2002年城镇贫困几乎不再存在了;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基尼系数已由1999年的0.331下降到2002年的0.318;从1995年到2002年间,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大体相同。结论是中国政府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反贫困上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