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怀疑”的寓意

2005-11-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怀疑》剧照

在今年美国百老汇的舞台上,一出名为《怀疑》的话剧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该剧不仅票房极为火爆,而且包揽了当年包括普利策戏剧奖、托尼奖等众多的戏剧奖项。

先来简单说说《怀疑》一剧的情节。故事发生在40年前纽约的一家天主教教会学校里。校长阿洛西斯修女对弗林神父的一些世俗行为早有看法,最近因为听说一黑人学生单独去过弗林神父的宿舍,便怀疑弗林与唐纳德有某些不正当的关系。她借机找来弗林询问,但遭到否认。弗林说是为了帮助学生才把他叫到宿舍里。阿洛西斯不相信他的辩解,坚持自己的怀疑,认为弗林不再适合担任这里的教师,并确信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在校学生的切身利益。弗林对阿洛西斯的做法产生了强烈的反感,称她这种怀疑是没有爱心的。阿洛西斯和弗林最后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阿洛西斯点出弗林在其它教会曾有过不良历史,弗林这时神情紧张,明显处于了劣势,他最后拨通了主教的电话……弗林神父并没有受到处分,反而被主教转到另一个教区,而且职务得到提升。全剧结尾时,阿洛西斯承认自己其实并没有调查过弗林的历史,而只是想通过诈语来查明真相,虽然这样“远离了上帝”,但弗林的辞职却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这个剧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近年来欧美教会中时有发生的一些丑闻。从剧本内容看,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某些天主教会和神职人员的不满。但作者给剧名加了一个副标题:一则寓言。这一方面也许是为了避免因太过针对性而招惹不便,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读者和观众:不要局限于剧中人和事,应该从更广的人性角度来思索“怀疑”的内涵。我是这样认为的,既然基督教是美国立国的一个基础,教会也是很多美国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首先从信仰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怀疑》还是有必要的。

作者在前言里认为“怀疑”是一种很难能可贵的精神。剧中校长对神父的怀疑也是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她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怀疑,乃至偏离了道德的准则(说慌)和信仰的根基――上帝的话语。作者笔下的阿洛伊修斯修女不仅保守而且冷漠,她表面上追求公义,鄙视世俗的东西,但实际上却难以摒弃世俗的想法和行为。作为一名将全部身心奉献给上帝的修女,她缺少基督信仰中最可贵的一种精神――爱。她心中爱的缺乏使她的怀疑缺少了信仰的依托。这种怀疑使她只看到“弟兄眼中的木屑”,却没有察看到“自己眼中的梁木”;这种怀疑让她急于充当审判官、致对方于“死地”,却忘记了上帝的话语:“申冤在我,我必报应。”

阿洛伊修斯修女有这样一句台词:“这是一个在教育、灵命和人性上不断需要警醒的社会。”这也许是她怀疑的一个理由。我们在俗世生活中也的确是需要有一种怀疑的精神。这是一个信仰和诚信有所丧失的社会,这是一个谎言和虚假日益泛滥的社会。我们需要怀疑的精神,不是不信任,而是一种自我保护;我们需要怀疑精神,不是去挑战,而是避免盲从。但我们又依靠什么来判断和处理自己的怀疑呢?阿洛伊修斯修女在剧中的寓意从这方面来看是比较明显的,我们需要怀疑的精神,但世界上又有太多缺少爱的怀疑,不是吗?因此,剧本并没有停留在对剧中人事的描摹上,而是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悖论”,这是《怀疑》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方面。

《怀疑》即将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搬上北京舞台。汪遵熹导演阐述道:人是需要信仰的,没有信仰生命就失去了价值,越来越多的人正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个最简单的真理。同样,一些人太缺乏这种怀疑的精神和勇气了。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话剧工作者将如何理解演绎这则寓言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