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思想的刀锋切入红尘

2005-11-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生命的几分之几消耗在路上》 达达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刘武在他们那一辈里,是大家公认有才气的。当年不必说了,80年代中期,他不过二十三四,就在《文学评论

》、《当代文艺思潮》等杂志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被称为青年批评家。他的文章,当年是我和同学们学习的重要参考。发表在《文学评论》上的那篇万字长文,我当年就读过,确实才华不凡,即使今天看来,也还很有价值。我现在还可以想起,当年那个披着长发,端着饭盒,匆匆穿越校园的我们这些小青年们的偶像。

后来,他的角色变了。他成了记者,曾在一个月内,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四个头条。他写的新闻被有的学校当做新闻写作的范本。再后来,他从中国青年报天津记者站来到北京,当该报的经济部主任。《生命的几分之几消耗在路上》那篇文章,就是这个时期写的,当时刚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我就读了。一个中文系出来的人,一个刚刚来到北京这个陌生城市的人,面对北京的交通――那还是十年前,――身陷重重围困之中,于是就想到生命的意义与形式,于是就把这“想”直接地表达出来,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委婉的表达是细致的,而直接的表达往往是有力量的。这篇文章的标题成了现在这本书的标题。刘武说,这本《生命的几分之几消耗在路上》可以展现他近十年的心路历程。而我从中看到的人生沧桑,却不止十年。

说句实话,我更喜欢刘武这个名字,因为亲切。而对他的这个笔名“达达”,有些怪异的感觉。刘武曾在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八年,主讲西方文论、文学概论。80年代的文学青年,都能多少由这个名字感受到几分那时的时代氛围。那是一个西潮涌动的时代,也是一个追求个性、自由,思想空前活跃的时代。没有经过那个时代,没有一个充满生命力的青春时代,就不会有现在这样一本书;经过多少年的沉淀与伏思,多少人生的变迁与转折,中年的渊穆与平和,也难掩当年青年的锐气与才华。他“活在摩登时代”,却“脚踩思想的刀锋”,以“记者立场”描述“现代生活面面观”。《爱情盗版》、《伪文化》、《城市面孔》、《理想主义的窘迫》等等,无不表现了这思想刀锋的光芒。没有80年代,就不会有这样的书。

刘武说:“等我做记者之后,我又发现写作的价值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谋生,比如我写过大量新闻报道,这其中‘垃圾’居多,其作用是沤成肥料,滋养我的日常生活;另一种才是为表达观念或情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本书中收录的就属于后一类。”“这些文章没有一篇是因为谋生而写作的。”

刘武后来到电视台策划、主编“中国电影报道”栏目,并担任“天下影视”栏目主编及总导演。所以,作者近年来写作的作品类型也很复杂,并写有诸多新闻报道、评论、随笔、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等,并编导制作了大量电视片。但这样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就是作者的思路开阔而活跃,对日常的现象,随时有敏锐的观察,同时,见多也必然识广,他的写作能力化做刀锋,也找到了许多很好的切入点。

他还说,“从最早开始写文章,我就是因为持有很多怀疑,想努力用自己的语言去阐释各种观念或现象,但最后发现,这种努力非常有限,更多赢得的是他人对你写作能力的肯定,而并不一定是对你表达的思想和观念的肯定。”

在如今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能有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冲动,并形诸文字,这需要一种情怀和一种现在看来已经有点老式的生活习惯。尽管因为时间关系,写作难免言不尽意,但仅仅这种情怀与习惯,也足以让我感慨和感动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