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藏着的中国》与藏着的主编

2005-11-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心情好就喜欢逛书店,发现余秋雨先生又出了新书,《藏着的中国》,是介绍中国各地的博物馆的。前后翻了翻,发现“后记”里面有这样的话,意为感谢余秋雨先生受邀作为该书的主编,并给予了启发和指导。还以为余先生是该书的作者,又细看了封面,原来“余秋雨”三字赫然醒目,“主编”二字则若隐若现在封面的底色中,

不注意还真难“发现”。

为什么要把“主编”二字“藏”起来呢?让人不明白,是否有让如我这样粗心的读者误以为余先生就是著者,而欣然掏钱呢。也许真正的意思不是这样的,但却难免有误导之嫌。

由此想到了市场上的许多商品,故意把一些不能不标明、又不想让购买者看到的信息用很小的字,或者不易被看清的字,标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例如一些不知名的小地方是商品的产地等)。其目的无非不想让这些信息影响了产品的销售,而把那些有利于产品销售的文字则用很醒目的方式标明,以让购买者一眼就能看到。

余先生是否真的“主”过该书,或者“编”过该书,我们可以不在意。但是毫无疑问,以余先生的名气,作为著者与作为主编对于一本书的销量会有非常不同的影响。余先生对他的署名的方式是否持有异议,我们也可以不在意。但是这样的署名方法对读者却有误导之嫌。

首先,既然余先生肯赏脸当了该书的主编,起码表明该书还是不错的。绝对不是给面子可以解释得了的。中国各地的博物馆藏着实物化、形象化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引导更多的人去参观、去体会本是非常好的事。应理直气壮地将“主编”二字醒目地呈现给读者,甚至比“余秋雨”还要醒目。这样做读者反而会对该书产生信任感。将“主编”二字弄得半遮半掩,只会使读者产生怀疑,反倒可能影响该书的销售。

其次在该书的后记中不应该有什么感谢余秋雨先生的话。这不是反主为客了吗。因为既然余先生是“主编”,那么余先生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只有主编感谢别的为该书作了贡献的人,哪有主编反受感谢的道理呢。即便余先生不是真正的“主编”,也应当看起来像那么回事才好哇。

再次既然这本书打出了余秋雨的大名,就应该多印一点才对,怎么只印区区六千册呢。这不是反映了对该书太缺少信心吗。如果有信心,即使不借用余秋雨的名,也该印个万把册吧。更何况余先生还是“主编”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