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王力先生催稿费说起

2005-12-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王力(了一)先生生前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著名语言学家、汉语史家和散文家,其《龙虫并雕斋琐语》、《汉语史》、《古代汉语》等著述,享誉海内外。王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养成了严谨的生活规律和工作作风。几点休息,几点起床,几点用餐,几点辅导学生、接待朋友,都有严格规定,绝非漫无章法。比如辅导学生,一般是

早上十时至十二时。十二时一到,王先生一看表,时间到了,闲言少叙,你赶快挟起书包走人。即使话只讲了一半,所余疑难多多,对不起,下次再说,今天到此为止了。

对于稿酬,王先生也是一丝不苟。解放初至“文革”前,王先生稿酬之多在北大中文系数一数二。当时的报刊、出版社处理稿酬一般都比较及时,有意拖久者甚少。但也总有阴差阳错或因一时疏忽而迟寄者。凡遇此种情况,王先生一概毫不客气,电话催促之。于是,王先生喜欢催稿费成了北大中文系的一项“美谈”。

不料想在1958年的“双反运动”中,这项“美谈”变成了“恶谥”。所谓“双反”,名义上是反对“个人主义”和“白专”道路,但实际上是发动学生给老师提意见,火烧老师的“资产阶级丑恶思想”。像王先生这样热衷催稿费,腰缠万贯而又锱铢必较,不是“个人主义”是什么?不是“资产阶级丑恶思想”是什么?当时一些同学的“大字报”确乎是这样上纲上线,加以批判甚至嘲弄的。

现在看来,这简直成了笑话!稿费,是劳动所得;稿费未按时收到,当然应加以催问。这哪里是什么“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丑恶思想”,完全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维权行动”,何罪之有?王先生注重维护个人权益,应该说是一种先进性的表现,值得人们尊敬,他不愧一位“维权先进分子”。

但是,要学习这位“维权先进分子”的榜样,而今可能要遭遇不少尴尬。因为现在不少报刊、出版社拖欠稿费成风,甚至有“拖而不给”者。你要打电话或写信催促,这就要得罪人。试问:有几家报刊、出版社编辑喜欢接听催稿费电话?轻则暗暗骂你几句“有病”,重则再也不理你了。有的更惨,不仅不理你,稿酬也照样“欠奉”,让你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在下就有切身体会,有一家著名报纸,一向不拖欠稿费,声誉甚佳。但忽然拖欠起我的一笔小稿费达一年之久,原因是原责编退休,新编辑不愿“多管闲事”。催促再三无效,只好致信总编室,问题方获解决,肯定得罪人无疑矣!还有一报,欠稿费数篇,一次有幸与该报总编同席,便半开玩笑催促之。此兄满口答应“补寄”、“补寄”,但至今亦未见分文也。至此,你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港、台等地,执行版权法似乎比我们内地严格。台北尔雅出版社(社长隐地)出版拙著《白先勇论》,十年间四次印刷,每次都及时将版税寄来,毫不含糊,令人感动。刘以鬯、陶然二位先生先后主编的《香港文学》等刊物,寄赠稿费也都很及时(有时是托便人捎来)。但最近发现个别港刊也发生了拖欠内地作者稿费的现象,有的拖欠达一年之久,有的甚至连样刊也不能按时寄来。这虽属个别现象,但也不能不让人遗憾。笔者还多次接到一家香港刊物的印刷函,说我的什么什么文章已被他们选发,“请”我速寄“六百元”版面费过去,如何如何。很怪,不经允许,随便刊发别人的文章,已经是明目张胆的侵权,怎么还敢叫人“寄六百元”版面费过去?世界上到底有无此等刊物?我不能不深表怀疑。是不是一些骗子的行骗手段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