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接续传统重振人文

2005-12-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清华大学学报》创刊于1915年,时称《清华学报》。近年来清华文科发展势头迅猛,文科各学科不仅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而且在很多研究领域都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地位,人们已经逐渐转变了清华是纯粹工科学校的看法,逐渐把清华看成一个真正的综合性大学。与此相应,《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也在努力求变。据该期刊负责人讲,他们近期将改变此前被动办刊的做法,下决心面向全国学术界,面向全国的读者和作者;还将改变学报普遍采取的大拼盘的做法,在发稿内容上将有较大改变,今后将以发表文史哲方面的研究论文为主,兼顾经济、法律、社会等学科;提升学术水平,提高编校和出版质量,逐步完善和实施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同国际学术界接轨。

学报1915年创刊后,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氛围中,以“博通今古,融贯中西”,“阐发学理,宣扬文化”为宗旨,用至真、至善的精神为学术创新构筑了一个学术高地。迄今已整历90春秋,其间发表论文8000余篇。作为学术窗口,它展示了清华大学丰厚的学术积淀;作为学术园地,它亦培育了清华的一代代学人。清华一代学术大师均有著述在于其中。仅在1950年以前就发表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金岳霖、马寅初、顾颉刚、王力、赵元任、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俞平伯、钱穆、张岱年、朱光潜、梅贻琦、叶企孙、吴有训、丁文江、翁文灏、顾毓?、周培源、钱伟长、张维、张光斗等的论文近百篇。这些作品引领了当时的学术潮流,不少为所在学科的奠基之作或代表作,涉及哲学、历史、考古、宗教、语言、文学、教育、政治或曰“国学”和科学技术等广泛领域,多为原创性作品,至今仍为专业学者称道和引用。

在此,尤应一提的是曾做过学报编辑的叶企孙、梁思成、梅贻琦、闻一多、曾昭抡、潘光旦、萨本栋、顾毓王秀、朱自清先生。其中叶企孙先生在1917年尚为学生时,从一名学报的学生英文编辑,到在学报发表其第一篇论文,又成为一位清华教师,到担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再成长为名驰世界的一位科学大师。在他与学报的情结中,折射出学报在培育学术人才方面的积极功用。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学报》于1955年复刊,为理工类的综合性期刊。1986年学校创办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工类学报相应更名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适应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学术交流,1996年学校又创办了《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自然版被Ei收录约4200篇,位居中国科技期刊的榜首;社科版在近年综合性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均值排序中位列前三名。

学报自1955年复刊以来,已出版45卷,逐渐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工作的两院院士中有41人在学报发表过300余篇论文,不乏作者的首篇论文或学科奠基性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下,声誉不断扩大。仅据2004年的统计,近4年学报所发背景项目获得国家三大奖的论文达176篇。被Ei、CA、MR等文摘机构和数据库收录,并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网等全文上网。在国家和权威部门组织的评奖活动中所获荣誉有:首届国家期刊奖(1999),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2),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4)。教育部历届优秀期刊一等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历次“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等。英文版学报继2003年被Ei收录后,2005年入盟Elsevier Direct,使英文版进入更广泛的国际视野。

90年来,学报取得了不蜚的成绩和良好的声誉。但总体说来,清华大学和学报编辑部都认为,近年来,学报还不能充分反映学校的科研水平,与清华大学的学术地位还不相匹配。比如自然版发表的论文,原创性稿件数量比例小,其大部分投向SCI刊源期刊,这是绝大部分中国期刊面临的共同性的挑战性问题;与近年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相比,社科版也明显滞后,现在社科版已调整方向,决心改变以前那种大拼盘的做法,将主要发表文史哲方面的研究论文,接续清华传统,突出清华特色。学报将在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加大组稿力度。以优质的服务、较短的发表时滞、深入科研一线协助作者完成领域性综述类和进展性论文;结合国际会议组织优秀稿件;充分发挥学校请进来的专家学者学术潜力,将他们学术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学报上,促进学报影响力不断提高,逐步向国际化期刊迈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