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汉语为何会“外热内冷”

2005-12-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一方面是老外们学习汉语热情高涨,“你好”之声响遍全球,另一方面却是国内学生对汉语的冷淡。在近日开幕的“第二届华文教学国际论坛”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指出,当前正值全世界讨论汉语发展时期,但中国内地的汉语教育教学却处于“外热内冷”的局面。

为什么老外们那么感兴趣的汉语,

老外们感到很有韵味的汉语言传统文学,却被国内的学生所漠视呢?我觉得,这主要是我国学校教育长期把汉语当作工具性学科所造成的。

其实我们以前所接受的,包括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堂,其教学都还是工具化教学的表现。也就是认为语言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语言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能认字、能读文章、能写各种文体的文章。于是,语文课堂变成了纯知识的教学,变成了语言技巧的重复训练。

我们学习如何认字,一遍一遍地抄写;学习如何辨认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学习如何分段,如何概括大意;学习如何写应用文,如何写说明文;我们背诵名言警句,因为老师告诉我们,以后写作文时用得上……

我们学习从四大古典名著中出来的著名篇章,但老师不是鼓励我们课外要把名著拿来读,而是在课堂上和我们一起分析这篇文章反映了什么中心思想,分析该文章对人物和场景是如何刻画的,分析某个句子用了多少种修辞手法……学习这么多,目的就在于以后我们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剖别的作品,可以在自己写作时也用上这些手法。

应该说,这些都是有必要的,但正如董桥先生所说,“文字都是肉做的”,它是立体的,是有思维,有情感的。仅仅把它当作工具,自然会产生偏离。于是,我们学了很多知识,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喜欢上散文、小说,没有因此而体会到散文的美、小说的意蕴。我们知道分析一篇文章,但我们不知道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们知道各种手法,但最基本的情感、思路却被我们所忽略;我们能背诵出唐宋八大家,但却找不到一首让我们深深感动的诗……

当语言变成知识,当丰富的汉语言文学变成一篇篇让人头痛的文章,此时的学生,所面对的,不是什么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是那有韵味的汉语,而是一个个任务,一道道练习。不能体会语言之美,不能融入汉语言文学之中,不能享受汉语言文学中的思想和人性美,在这样的语言教学之下,又如何能指望汉语在国内“热”起来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