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告别与感谢

2005-12-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每到岁末,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总不免要做点回顾文章,作为对过去一年的告别。而这期的“科技视野”,要告别的不但是2005,而且是它自己。

从明年一月起,本报全面改版,“科技视野”将不再存在。

“科技视野”专刊创办于1997年9月。专刊第一任编辑是呼延华,我亦自第二年秋天即开始介入其采编工作

,先后参与其事的还有马建波、咸江南、张振胜、李晋悦等。

自创立之初,“科技视野”一方面关注科技出版,热情地报道和评论科学普及、科学人文类的图书;一方面则倡扬科学文化,及时地报道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与社会等学科的新动向,积极地参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反伪科学、科学精神、科学主义、环境保护、反思现代化等热点话题的讨论。记得专刊100期时,著名科普图书编辑范春萍女士曾谬赞“科技视野”是“国内科学人文图书的第一块精神园地”,著名学者江晓原先生则称“科技视野”为“中国宣传科学文化最重要的媒体之一”,这些客套性的赞语我们当然不敢当,但他们确实道出了我们追求的方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如果说,这一方小小天地也还有声有色,不至白白浪费了纸张,我们自愧并无足堪宣扬的努力;一切应归功于作者的支持与读者的厚爱。作为一家文化类报纸,我们的稿费可称微薄,而许多身为学界名流或文章高手的作者却从未计较这点。由于自身学识浅薄,我们在组织或参与一些重要论题的讨论时(如关于SSK的争论,如关于科学主义的论战等),常常感觉缺乏判断力,稿件取舍和处理或有大错,可敬的作者们也大都表示了理解和容忍。在此,应向所有为我们撰写过文字的朋友表示无限的感谢!

我个人素无留存各类工作文件的习惯,但一些读者的来信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来信的朋友中有八零末出生的中学生,也有八秩开外的耄耋老者;无论是批评和指错,还是热情的赞扬,这些来信都予我以极大的鼓励,每次拿出来看时,都感觉到温暖。对所有的读者,我们也要表示诚挚的感谢!

明年,本报将进行重要的结构调整,关于科学图书的报道和科学文化的讨论,仍然是我们特别重视的一个方面。“科技视野”定格在了185期上,而科学文化的事业仍然行进在路上。希望作者和读者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关注我们,支持我们。

恭祝新年快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